一歲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應對寶寶拉肚子的6大招
每個嬰幼兒由於排便習慣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數也會不同。臨床上,出生6個月內的寶寶,每天排便在6、7次之內,6-12個月的寶寶,每天排便約2、3次,都屬於正常現象。另外,寶寶會因遺傳、個性、體質和進食內容不同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狀,但隻要每天能維持固定的排便習慣,且沒有特別異常的現象,就可不必過於擔心。
1、解析寶寶拉肚子
如果寶寶排便次數增多、便便的顏色以及性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媽媽們就要加以注意了。根據臨床表現,寶寶的腹瀉可分為輕度腹瀉和重度腹瀉。輕度腹瀉:寶寶大便每天約3~10次,黃色或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爾有惡心、嘔吐。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輕度下降,體溫大多正常,偶有低熱,無明顯脫水症狀。這樣的情況多數是因為進食不當、消化不良或者著涼所導致的非細菌感染性的腹瀉。問題解析:寶寶的消化係統尚未發育成熟,神經係統調節功能也不完善,人工喂養的寶寶添加輔食過快,改變了飲食的種類或者轉奶等突然的改變超過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時,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也可能是氣候的變化或者護理不當引起的。
2、應對寶寶拉肚子的6招
1) 喂養應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卜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2) 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速決。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以免重複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喂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隻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5)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6)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以上幾種情況多是輕度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表現,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隻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找到原因,合理調整飲食,恰當護理,好好調整,寶寶在2—3周內自然會恢複。
3、也可用些物理方法來試試。
可以給寶寶喂一點熟蘋果,把蘋果切塊放在粥裏燒,熟蘋果是有調節腸胃收幹大便的作用的,還可以給孩子喂熟的蘋果泥。 熟蘋果泥製造方法,拿一個蘋果去皮去核,切塊放入攪拌機打碎,放入微波爐內高火兩分鍾,拿出攪拌一下,再高火兩分鍾,這個時候蘋果泥是呈現果凍狀的,待涼喂寶寶,如果蘋果不夠甜孩子不愛吃,可以加入葡萄糖。
調整飲食。病情輕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隻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勵其進食。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每次哺乳時間,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患兒營養好轉後,可逐步恢複飲食,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地循序漸進。
不濫用抗生素。秋季拉肚子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無效還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拉肚子。保暖腹部保暖。秋季氣候漸涼,拉肚子寶寶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將加重拉肚子。父母可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熱敷,也可幫寶寶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複交叉感染。寶寶的玩具也應該經常消毒。對寶寶的飲食用具,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用前和用完後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溫水擦洗幹淨,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
引導寶寶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不喝生水,不亂吃不潔淨、不新鮮的食物。處在哺乳期的母親應注意乳房的清潔,勤換內衣,並且要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不留衛生死角。減少寶寶感染病毒的機會。加強寶寶的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 讓寶寶遠離有急性拉肚子的患者。
除了家庭預防以外,由於目前對輪狀病毒感染沒有有效藥物治療,防止出現輪狀病毒感染的方法是使用輪狀病毒疫苗。目前國內醫學界使用的輪狀病毒疫苗叫作“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 ,服用後能夠在寶寶體內產生抗體,極大減小輪狀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