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什麼 揭秘麻疹的症狀及治療方案

麻疹是什麼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高發,兒童多見,傳染性強,易感者接觸後90%以上發病。麻疹的主要臨床特征是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卡他性鼻炎、結膜炎、口腔黏膜斑和全身性紅色斑丘疹。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自從應用麻疹減毒活疫苗(簡稱麻苗)預防以來,兒童中麻疹發病率有了顯著下降,過去多見的並發症如肺炎、中耳炎、麻疹性腦炎、精神異常等也隨之顯著減少。
麻疹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過病人打噴嚏、咳嗽等途徑將病毒排出體外,並懸浮於空氣中,形成麻疹病毒氣溶膠。易感者吸入後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隨眼結膜感染。麻疹病毒除主要經空氣飛沫直接傳播外,也可經接觸被汙染的生活用品傳播感染。

麻疹的症狀
1、潛伏期:小兒麻疹潛伏期一般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小兒麻疹前驅期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這一期的主要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發熱、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對診斷麻疹極有幫助。病程2-3日可見頰黏膜粗糙,上有數量不等的灰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的黏膜斑,多時可融合,黏膜斑2-3日內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異症狀,如全身不適、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等。嬰兒可有消化係統症狀,嘔吐、腹瀉等。
3、出疹期:小兒出疹期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開始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
4、恢複期:小兒出疹3—4天後,體溫開始下降,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並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4天痊愈。如果此期體溫未恢複正常或再攻上升,提示有並發症發生。

麻疹的治療
1、高熱的護理:小兒高熱時給予小劑量退熱劑,臥床休息至皮疹消退、體溫正常,室內宜空氣新鮮,但應避免直接吹風受寒和強光刺激。
2、咳嗽劇烈時:給患兒祛痰止咳劑。
3、皮膚黏膜的護理:口腔、鼻、眼、皮膚應保持清潔,可用生理鹽水每日清潔;剪短指甲,防止抓傷皮膚;皮癢者用爐甘石洗劑。
4、飲食護理:患兒發熱期間給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蒸蛋等,常更換食物品種並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於消化,多喝水。
5、病情觀察:小兒麻疹並發症多且重,為及早發現,應密切觀察病情。
6、預防感染的傳播:對患兒采取呼吸道隔離至出疹後5天,有並發症的患兒延至疹後10天,接觸的易感兒隔離觀察21天,病室通風換氣進行空氣消毒,患兒衣被及玩具曝曬2小時,減少不必要的探視預防繼發感染、流行期間不帶易感兒童去公共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