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聞診辨別疾病

編輯:東方女性2012-01-03 18:40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68次

  聞診是醫生通過聽覺和嗅覺了解病人的聲音和氣味兩方麵的變化。聞聲音即觀察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等聲音的變化;嗅氣味即觀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氣味變化,以協助辨別疾病的虛、實、寒、熱。

  (一)聞聲音

  1.發聲:發聲重濁,聲高而粗,多屬實證;發聲輕清,低微細弱,多屬虛證。小兒陣發驚呼,發聲尖銳多為驚風。

  2.語音:聲高有力,前輕後重,多為外感病;聲音低怯,前重後輕,多為內傷。說話多而聲音有力,多屬實熱;說話少而聲音低微,或說話斷續不接,多屬虛寒。說話聲高有力,但語無倫次,神誌不清,為譫語屬實證;發音無力或不接續,語言重複,神疲不力,為鄭聲,屬虛語;自言自語,見人便停目,為獨語,屬心力不足。語言塞澀多為中風。

  3.呼吸:呼吸氣粗或喘多屬熱屬實,呼吸氣微多屬虛證。

  4.咳嗽:咳聲重濁聲粗,多屬實證;咳聲無力,多屬虛證;幹咳陣陣而無痰為燥咳;咳時痰聲轆轆,多為痰濕咳嗽。

  5.呃逆:呃聲高而短,且響亮有力,多屬實熱;低而長,且微弱無力,多屬虛寒。

  (2)嗅氣味

  主要是嗅病人口氣,汗氣,痰涕及大、小便的氣味等。口臭,多為肺胃有熱,或有齲齒;或口腔不潔;口出酸臭味,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口出腐臭氣,多是牙疳,或有內癰。

  汗有臭穢氣味,為瘟疫;汗有腥膻氣味為風濕熱久蘊於肌膚。

  咳吐濁痰膿血,有腥臭味,多是肺癰。

  鼻出臭氣,經常流濁涕為鼻淵證。

  大便酸臭,穢臭為腸中積熱;氣味腥臭多屬寒。

  小便臊臭,多為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