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症 產後誘發抑鬱的因素
產後抑鬱可造成對母親內分泌激素的影響,影響產後子宮複舊,出血量增加,惡露時間長。產後抑鬱的母親導致嬰兒氣質困難,生活規律較差,對新的環境和陌生人表現遲緩,還可帶來嬰兒智力低下和運動發育遲緩,且在睡眠和喂養上也存在許多問題。發現產後抑鬱產婦小孩到11歲時,仍可出現智商明顯下降,注意力缺陷和數學方麵的困難。為了進一步做好產婦保健工作,針對該病誘發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減少產後抑鬱發生。
一、產後抑鬱的誘發因素
1、性格因素:性格外向者易於平衡心理,抑鬱程度輕微,或時間短暫,性格內向遇到不良刺激容易發生精神抑鬱。
2、家庭及社會因素:夫妻關係及與家庭其他成員關係,本人對婚姻的滿意度。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缺乏丈夫的支持是產後抑鬱危險因素。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是影響產後抑鬱的重要因素,家庭經濟優越的女性不必為孩子出生的費用擔憂,不必為撫育孩子的經濟支出擔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產後壓力,減少了產後抑鬱的發生。社會支持,能提高一個人對重大生活事件的應激能立,減輕環境壓力,提高處理事件的能力和信心,從而增加個人情感控製,減少情緒紊亂。
3、產科及嬰兒因素分娩方式、對分娩疼痛感到恐懼、產時並發症是產後抑鬱發病的主要因素。剖宮產對產婦心理會造成更多的不良影響,剖宮產產婦心理壓力較大,這可能與疼痛、出血、活動不便、對新生兒的擔心等有關,同樣,有產時並發症的產婦,產後抑鬱症狀明顯高於正常分娩者。由於產婦對分娩的恐懼心理緊張,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免役力下降等一係列機體變化影響子宮收縮,使產程延長,導致難產,進一步加重焦慮、不安情緒,從而誘發產後抑鬱的發生。嬰兒的健康情況如嬰兒身體畸形、生病、愛哭鬧等都會引起產後抑鬱;母乳喂養困難也增加了發病的危險性。
4、醫護因素醫護人員的言語、態度、姿態和行為可影響和改變產婦的情緒和狀態。與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道德、情操等有關,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正確的診療和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可促使產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二、針對以上因素孕期及分娩期做好預防及相應護理
1、加強孕期健康教育和保健,建立孕婦學校由專業工作人員講解妊娠、分娩的知識,自我照顧的方法,指導孕婦練習產前運動;與孕婦討論心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指導孕婦的飲食和營養搭配。幫助孕婦了解分娩過程,減輕緊張、恐懼心理。
2、分娩過程中有97.14%的產婦有恐懼心理,工作人員態度熱情,向病人介紹環境,主管醫生和助產士。分娩時的疼痛影響進食,消耗增加產婦處於疲乏勞累狀態,生理上的不適會導致產婦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恐懼等情緒護理人員應在全程持續給以產婦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鼓勵並幫助產婦進食、進水,保持足夠的營養和體力。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語言是信息傳遞最好的媒介,親切、友善的語言會增加產婦的信任,通過溝通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係。提倡導樂陪伴分娩,可以減輕產痛,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分娩,有利於母親產後康複,減少產後抑鬱。
3、做好與家屬的溝通工作,所做檢查、處理,都要及時向產婦及家屬解釋,爭取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密切觀察產程,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及時處理異常情況。減少分娩方式及產時並發症給產婦帶來的心理負擔。胎兒娩出後,熱情恭賀產婦成為母親,進行早接觸,建立母子感情,通過新生兒的吸吮反射,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出血,並為母乳喂養的成功奠定基礎。產後需創造良好的環境保證產婦的休養,鼓勵母乳喂養,指導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指導母親及家屬對新生兒的正確護理方法。指導產後早期鍛煉,產後恢複訓練是消除肌肉、精神緊張,緩解疲勞,使身心恢複平靜的一種方法。
4、加強產後社區護理管理,及社會支持係統,不僅應對產婦的生理,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教育,還應協調家庭,指導其丈夫,及父母積極參與照顧產婦,整理家務,照顧嬰兒及提供物質幫助及精神支持。同時還應提供多方信息指導和幫助產婦,使她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生活難題,樹立信心,提高心理素質。
心理養生小編提示:產後抑鬱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涵蓋了生理、心理、產科、社會等多方麵的因素,對母嬰的危害極大,應引起醫務界社會和家庭的重視。對各種相關因素所進行的孕產期的心理調節幹預可降低產後抑鬱的發病率,減少其對母嬰及家庭的影響,應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