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 中醫辯證法調理女性更年期

坦然麵對更年期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首先應該坦然地麵對,認識到自己各種感受是由於機體各係統退化,出現一係列生理變化,隨著時間推移,一些不適症狀會自然消退。如在這一階段情緒不穩定,可多與朋友交流。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放鬆心情,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如症狀仍然反複不解,並且明顯影響生活質量的話,建議向有資質的醫師谘詢或調治。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的改變,更年期精神心理障礙的發生率越來越高。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人們常常覺得女性到更年期有點性格改變是正常的。但這恰恰是更年期病態心理的一個早期信號。據統計。約1/3的更年期女性患精神心理疾病。
中醫調理,解決內在問題
中醫藥對女性更年期抑鬱症也有其獨到之處。中醫根據患者各自的具體情況予以辨證論治來對症下藥。或調脾,或調心,或調肝,或調腎。在選用中成藥時,對於除了具備更年期抑鬱症狀外,還伴有神疲萎靡、食後腹脹、大便不暢或便溏、嗜睡乏力、怕冷等症狀的患者,宜用香砂六君丸或補中益氣丸調脾;如伴有心悸心慌、胸悶乏力、煩躁不安等症狀,宜用生脈飲調心;如伴有頭暈目眩、胸脅脹滿、脾氣急躁、易怒、口苦口幹、大便幹結等症狀,宜用逍遙丸或丹梔逍遙丸調肝;失眠者可加用烏靈膠囊、珍合靈片、棗仁安神膠囊等。

藥物有助改善症狀
對於更年期抑鬱狀態治療首先應進行心理治療,給予一番解釋、安慰、鼓勵等。其次可以藥物幹預,目前大多集中在雌激素替代療法(HRT)如維尼安、利維愛、倍美力等,HRT對骨質疏鬆、泌尿生殖道萎縮等有預防作用,且能改善抑鬱與焦慮症狀。但長期應用HRT存在著增加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心血管疾患、血栓形成、腦卒中發病率的風險。還可應用抗抑鬱焦慮藥物,如阿米替林、多慮平、百優解、黛力新、氯硝西泮、艾司唑侖等。而百優解等抗抑鬱藥會帶來口幹、便秘以及消化道症狀等副作用,長期應用安定類的抗焦慮藥可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甚至成癮或產生戒斷症狀。
為此,患者服藥的依從性較差。有些患者因為害怕藥物副作用。不規範應用,甚至在治療期間擅自減量停藥。這樣是很不科學的。雌激素替代療法以及抗抑鬱藥物的應用,必須在醫生指導和密切隨訪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