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 其實老人更喜歡居家養老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9 04:58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118次

  年輕的時候,婚姻是圍城,外麵有人渴望進去,裏麵有人想逃出來。年老的時候,養老院是另一座圍城,隻不過城外的人若非無可奈何,大多不想進去;真到了不得不去的地步,沒有後門還進不了。城外望城內,別有一番顧忌、無奈在心頭。

  看著心疼,江岩和黎娟找了一個家庭護理點,把老母親送了過去。這種護理點是私人經營的,在家幫人看護兩三個老人,但是黎娟仍然嫌那裏照顧不周,“他們也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看護的人不是很懂護理”。最後,江岩和黎娟還是把老人接回家,咬牙服侍妥帖到最後。

  當養兒不能防老

  上世紀70年代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至今,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陸續進入老年期,社會正逐步邁入“獨子養老”時代。

  負責黨政工作的陸書記指出,在社區居家養老方麵,居委會能起到組織作用,但無法一力承擔責任,關鍵還是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建議政府組織或牽線成立居委老年誌願社工站,通過政府購買勞動力的方式請鍾點工為老人上門服務,這樣既能增加就業又能幫助老人。

  劉建明補充說,現在的居家養老政策是90歲以上老人,或90歲以下、月退休金低於1800元的老人,這些老人可以享受免費社區居家養老(照顧)服務。這個社區80歲以上老人有230人左右,多數難以享受到政策。“建議居家養老政策放寬衡量標準,綜合考量,不要光以年紀或工資標準為界限,隻要是有需要的人,就因該給予幫助。”

  居委會工作人員戲稱,現在我們都變成老年人的保姆了,他們有什麼問題都會找居委會。正說著,一名老太在居委會辦公室門口張望,看到周瑩就說“我有事想和你說說”。這位老人有輕微的老年癡呆,女兒在美國,自己獨居,每天總要來居委會四五次,以排遣寂寞。

  “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來老齡化帶來的社會矛盾會越來越凸顯,我們老了以後會是什麼情形都無法想象。”步入中年的劉建明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