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知 三種重要的心理因素
自我認知的三種心理因素:
1、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是主觀自我對客觀自我的認識與評價,自我認識是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征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這個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正確的自我評價,對個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為表現有較大影響。
如果個體對自身的估計與社會上其它人對自己客觀評價距離過於懸殊,就會使個體與周圍人們之間的關係失去平衡,產生矛盾,長期以來,將會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征自滿或自卑,將不利於個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長。自我認識在自我意識係統中具有基礎地位,屬於自我意識中“知”的範疇,其內容廣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麵麵。
對我們進行自我認識訓練,重點放在三個方麵:第一,讓我們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征和生理狀況。第二,認識到自己在集體和社會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認識到內心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征。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標誌,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由於我們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往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大多屬於過高型。
因此,要提高我們的自我評價能力,你就應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做出評價。你還應學會借助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由於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製約著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所以,對我們進行自我意識訓練,核心應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主體對自身的認識而引發的內心情感體驗,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所持有的一種態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滿、內疚、羞恥等都是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往往與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有關,也和自己對社會的規範、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良好的自我體驗有助於自我監控的發展。
對我們進行自我體驗訓練,就是讓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滿,隨著年齡增長讓我們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
3、自我監控
自我監控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製,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是發動作用,二是製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為,抑製與該行為無關或有礙於該行為進行的行為。
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的訓練目的是進行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群體規範,符合社會道德要求,通過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為提高我們自我監控能力,重點應放在促使一個轉變上,即由外控製向內控製轉變。我們自我約束能力較低,常常在外界壓力和要求下被動地從事實踐活動,比如隻有教師要求做完作業後檢查,你才會進行檢查。
針對這種現象,你應學會如何借助於外部壓力,發展自我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