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知識 風水學的三大原則
一、中國風水學的三大原則
1、天地人合一原則。
2、陰陽平衡原則。
3、五行相生相克原則。
中國風水學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認識及科技進步不斷充實完善,由於認識偏重之差,形成了眾多流派。其中,最基本的兩大宗派:一種是形勢宗,因注重在空間形象上達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巒,諸如:“千尺為勢,百尺為形”,所以又稱形法,巒頭,三合;另一種是理氣宗,因注重在時間序列上達到天地人合一,諸如:陰陽五行、幹支生肖、四時五方、八卦九風、三元運氣等,所以又稱三元,理法。
元明以前,多以山川形勢,論斷於陰陽、五行生克之理,即以巒頭為重,諸如:晉人郭璞《葬經》;元明以後,注重天心合運,以理氣為重,效地法天,諸如:邵雍“卦氣運會”之說盛極。
中國風水學中“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於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此外,還有“日法”用於選擇吉日良辰以事興造;“符鎮法”為補救各法選擇不利的措施。中國風水學按照應用對象:又分陽宅風水,即陽宅相法,專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擇址布形;陰宅風水,即陰宅葬法,專司死者的陵墓墳家的擇址布置。
中國風水學對於住宅所處環境不同,又有所謂井邑之宅、曠野之宅、山穀之宅等區分,如《三元地理》,在風水學應用上,又各有所側重。對於曠野之宅和山穀之宅,因其與周圍自然地理環境關係密切,多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則因其外部環境的限製,常以形法、理法並舉。
中國風水學的形勢派,注重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氣派,注重陰陽、五行、幹支,八卦九宮等相生相克理論,並且,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現場操作工具棗羅盤,確定選址規劃方位。中國風水學無論形勢派,還是理氣派,盡管在曆史上形成了眾多的實際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須遵循如下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克原則。
形勢法,即巒頭法,五大要素是龍、砂、水、穴、向。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則是巒頭法的五大步驟。巒頭法對五大要素的要求是:龍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巒頭法主要是以形觀風水,形中寓理。
二、覓龍
龍脈,即山脈,包括山脈的走向和起伏變化。因山脈在形態上多方麵與龍相似,故中國風水學將山脈比喻做龍。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如《管氏地理指蒙》:“指山為龍今,象形勢之騰伏”;“借龍之全體,以喻夫山之形真”。
山之延綿走向謂之“脈”,如《地理人於須知》:蓋取象“人身脈絡,氣血之所而運行”。中國風水學有“來龍去脈”、“尋龍捉脈”、“尋龍望勢”之說。龍脈有分支,有大小長短,故謂“龍猶樹,有大幹,有小幹,有大枝,有小枝”。
幹龍,地域延綿千百裏,山脈必然是名山,如昆侖山等;大江大河必是名江名河,如《地理人子須知》:“以水源為定,故大幹龍則以大江大河夾送,小幹龍則以大溪澗夾送,大枝龍則小溪小澗夾送,小枝龍則惟田源溝恤夾送而已”,“觀水源長短而枝幹之大小見矣”。中國古代城市選址:“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中國風水學將中國地域以長江、黃河兩大水係為界,將中國的山係分為南、北、中三大幹龍。
龍又分陰陽龍。如果山脈由起點按順時針方向盤旋,則為陽龍。山脈逆時針運行,為陰龍。龍又分順、逆龍。龍脈的幹支,當幹龍與支龍方向一致時,稱為順龍,反之則稱為逆龍。風水寶地通常是位於順、逆龍保持平衡狀態的地方。如果隻有順龍沒有逆龍,山脈就無法聚生氣。
龍按大的區域分為三種:山野之龍,平岡之龍,平地之龍。平地亦可尋龍,雖脈落平洋,可微辨體勢,“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