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飲食誤區 一味吃素不利於老年人健康
一、增加心髒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長期素食會導致低膽固醇血症,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也是人體細胞膜、性激素、皮質醇等的物質基礎,對白細胞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老年婦女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低時,死亡率會增加4倍,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升高是重要的原因。日本、意大利的研究者在調查南北方居民腦中風的發病率時發現,南方居民常吃肥肉等膽固醇豐富的食物,得中風的人反而比北方少吃這些所謂有“害”食物的人少。低膽固醇易致腦出血性中風,是因為缺乏膽固醇者血管的脆性明顯增高,容易破裂出血,特別是在有高血壓的情況下。
二、增加抑鬱症的發病率
老年人患抑鬱症的比例遠遠高於中青年人,這除了與衰老所導致的社會適應能力下健康,以及人到老年之後各種生活不良事件增多(如喪偶、離退休、疾病等)有關之外,還與老人的飲食結構有關。據國外的醫學研究表明,長期素食或葷素搭配不合理的老人,由於血清膽固醇含量低下,出現抑鬱症的相對危險性增大。研究者經過調查發現,在患有低膽固醇血症的老人中,70歲以上者有16%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80歲以上者有14%因抑鬱而發生危險。他們的解釋是,低膽固醇可使腦內血清素再攝取速度加快,血清素有明顯的抑製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的作用,因此低膽固醇血症直接導致或加速老年抑鬱症的發生。
三、影響老人的性功能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吸收過少蛋白質的男性,其睾丸激素分泌亦會偏低,因而直接影響其性能力。而素食者和一些牙齒已脫落或缺乏食欲而少吃肉類的老人,則最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肉類正是蛋白質一個主要來源。負責研究的醫生朗科普解釋,老人缺少蛋白質會令一種妨礙性激素的球蛋白分泌增加,因而減少製造睾丸激素。而缺少睾丸激素,除會影響性能力外,還會減少紅血球數目,導致骨質疏鬆和影響肌肉生長。
四、增加腫瘤的發病率
長期素食者往往表現為蛋白質攝入不足。許多素食者,攝入蛋白質的來源主要是米飯、麵粉等。這類食物中蛋白質的質量較差,如果食者平時又不注意吃蛋白質質量高的豆類食物,就會發生蛋白質不足。蛋白質不足會使身體虛弱,抗病能力下健康,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其中也包括惡性腫瘤,特別是引起消化道腫瘤。醫學研究已經證明,蛋白質不足是胃癌發生的一個危險因素。動物實驗發現,動物食高蛋白飼料可以減少胃內亞硝胺致癌物的合成。這說明老年人適當增加蛋白質是很有必要的。豬瘦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魚類以及海產品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雞蛋和牛奶更是含豐富蛋白質的佳品。
維生素被稱為“抗癌先鋒”。動物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脂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A在動物肝髒、蛋黃、奶油、蝦、蟹、帶魚中含量較高。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A,就容易發生皮膚癌、口腔癌、肺癌等。另外,長期素食會引起核黃素(維生素B2)缺乏,也不利於防癌。含核黃素量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腎、乳類、豆類、蛋類、香菇等。
因此,老人從健康角度出發,不應主張長期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