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疼是怎麼回事 練太極拳後膝蓋痛原因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9 15:04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246次

  在太極拳的練習中,下肢是支撐整個身體力量的重要支點,雖然太極拳不像其他體育運動那麼激烈,但是很多人反應長時間的練習太極拳過後會有膝蓋疼痛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麵的文章中有給大家總結了一些,一起來看一下。

  一、練功前關節活動不充分

  在做任何運動的時候都要進行預備動作,如果直接進行鍛煉的話,身體還沒有完全打開,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太極拳也是如此,活動不夠充分就開始練拳,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還比較僵硬,做動作不慎就會造成膝關節扭傷,就會出現疼痛的症狀。

  二、練功後不注意休整及保養

  由於太極拳是在鬆胯屈膝的情況下進行鍛煉的,對腿部力量的要求較大,通過較長時間的練習,腿部肌肉由於疲勞就會比較緊張。這時在停止練習後,就要注意肌肉的放鬆。如不充分做好休整活動,就會使腿部肌肉僵硬從而導致膝關節勞損,這就像參加百米衝刺的運動員跑完後不能馬上停下來,而是還要進行一段距離的慢跑使身體有一個恢複的過程。

  另外,膝關節除了在鍛煉前要充分活動開、結束後做好充分的恢複休整外,還要注意對膝關節的保養,即在練完功後,周身出了很多汗水,全身毛孔都張開了,這時一定要注意避風,俗話說“避風如避箭”。剛練完功,不能馬上進入空調房間,或用電風扇對著吹和洗涼水澡。而冬天在不運動時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不要讓膝關節受寒,大風天氣裏不要在戶外練拳,否則也容易讓關節受風。

  三、練功時姿勢不正確

  1、跪膝。指的是膝關節超過腳尖的部分太多,身體的力量都壓在了膝關節上,由於膝關節承重太大,易造成膝關節疼痛。

  2、定式時實腿的膝關節與腳尖不能對照。陳鑫說:“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由於膝關節與腳尖不對照,使膝關節受力不當,所以易造成膝關節疼痛。如動作“懶紮衣”定式,右腿要注意膝關節與腳尖對照;動作“單鞭”定式,左腿要注意膝關節與腳尖對照。

  3、重心倒換時動作幅度過大,兩膝造成左右搖擺;同時兩腳不能抓地,出現不是外側腳離地,就是內側腳離地的現象,這樣子扭來擺去,也會對膝關節造成不良影響,容易使膝關節受傷。

  4、動作轉換時不能虛實分明。在腳尖外擺、內扣時盡量不要負重,待定好方向後,再將重心轉移過去,不要將兩腳在地下虛實不分地亂扭亂擺,這樣既不能體現出虛實分明,又會在帶負荷轉重心時,不小心使膝關節受傷,導致以後出現關節痛。

  四、原有傷痛練拳後表現明顯

  有的人本來腿部就傷病,平時沒有鍛煉所以不太能夠注意到疼痛,因此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

  而習拳時由於全身放鬆下沉,下肢鬆胯屈膝、單腿支撐重心時,致使腿部超負荷承受壓力,就使原來傷痛的膝關節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疼痛感。

  五、重心過低造成運動量過大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從來不進行體育鍛煉,所以,在初練太極拳時就會感到腿部支撐力不足,腿部容易疲勞,這樣也容易使膝關節在控製能力差時受傷,致使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