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生 學太極的八大要領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9 15:11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75次

  太極拳是我國的傳統武術之一,是我國對外交流文化的紐帶,太極拳結合了陰陽五行之學,傳統哲學,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現在很多人都很喜歡練習太極拳,那麼學習太極拳有哪些要領呢?小編在下麵的文章中給大家總結了一些,一起來看。

  1、保持鬆靜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需要人們完全的放鬆身體,心無雜念,這樣便於周身的肌肉,完全的投入到太極拳的練習當中。

  2、虛領頂勁,尾閭中正

  頭正頸直,虛領頂勁。口唇自然閉合,下頜向裏收,舌放平,動作要向何處,眼神先去,眼隨手動,手到眼到,停時目光經食指前視。

  3、沉肩墜肘,坐腕舒指

  肩要鬆沉平齊,不可一高一低。肘要鬆沉微屈。意貫指尖。

  4、含胸拔背,氣沉丹田

  含胸就是將鎖骨平準對齊,胸肌放鬆。背肌也要放鬆,背肌骨節微有上提之意,背部皮膚有繃緊的感覺,稱作拔背。

  5、以腰為軸,上下相隨

  腰為主宰,帶動四肢運動。腰腹肌轉動,胸背肌亦隨之轉動,帶動四肢的纏繞圓轉。作到上下呼應,融為一體,內外、上下、左右、前後要協調一致。內外合一,一氣嗬成。

  6、步法靈活、虛實分明

  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運動時兩腿要分清虛實,隨著重心的轉移,兩足要交替支撐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7、勢正招圓,連綿不斷

  勢正是指動作端正,不散漫,不蜷縮,不歪斜。招圓是指動作圓滿,舒展不拘不僵。動作之間要求連綿不斷,招招貫串,整套動作要一氣嗬成。

  8、以意導動,內外合一

  打太極拳時,要求精神貫注,意守丹田,要“心靜用意”。使意識專注於指揮全身各器官係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務求作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意想勁到,動必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