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牙是什麼
馬牙是長在寶寶牙肉上的小點
馬牙是在寶寶牙肉(上齶中線兩側、齒齦邊緣)上生長的白色或黃白色的小泡或小點。很像新長出來的乳牙,但是馬牙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一般嬰兒百日外即不患此病,可以很好的與乳牙區別開來,俗稱“馬牙”或“板牙”,馬牙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會對寶寶成長發育造成大的影響,一般會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內消失。
馬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躁、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有的嬰兒因營養不良,“馬牙”不能及時脫落,這也沒多大妨礙,不需要醫治。馬牙並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狀以及內部結構都不像牙齒,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馬牙不是病,它是牙齒發生過程中伴發的現象,並不是人人都長。嬰兒吮奶過程中牙床和乳頭摩擦,經過一段時間後“馬牙”便會自行脫落。
嬰兒馬牙的原因
胎兒在4-6周時,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組織--牙板,而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後牙胚脫離牙板生長為牙齒,斷離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時這些斷離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細胞團,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長期留在頜骨內,有的被排出而出現在牙床黏膜上,即為“馬牙”。“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燥、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暫時不適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處理,年輕父母不用擔心,隨著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馬牙”會被吸收或自動脫落的。
有些人不知道“馬牙”的來曆,以為是一種病,拿針去挑,或用布去擦,這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豐富,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發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發生敗血症,危及嬰兒生命,如果“馬牙”過大,影響嬰兒吸奶,可用2%紅汞消毒,用消毒針挑破“馬牙”,放出內容物,即可愈合。
寶寶長馬牙怎麼辦
小寶寶出了馬牙,爸爸媽媽看著總覺得他會不舒服,總想怎麼幫他“治療”,有老人會說用鹽水搽就會掉,也有說需要挑掉,這些傳言都是錯誤的!“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年輕父母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兒的口腔衛生,切不可以為孩子擦什麼“馬牙”,這樣做不利於保護孩子的健康。
寶寶長馬牙可以用針挑或用紗布擦嗎?
用針挑,用布蘸鹽水或淘米水擦破馬牙,這些做法都是不科學的,因為新生兒口腔粘膜很嬌嫩,粘膜下血管豐富,而全身抵抗力極低,如果用針挑破或用布擦掉“馬牙”以後,會引起粘膜損傷很可能使細菌從破損處侵入,引起炎症。
口腔炎症不僅使孩子受罪,而且局部繁殖的細菌會進入血液循環中,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症。有些人不知道“馬牙”的來曆,以為是一種病,拿針去挑,或用布去擦,這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豐富,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發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發生敗血症,危及嬰兒生命,如果“馬牙”過大,影響嬰兒吸奶,可用2%紅汞消毒,用消毒針挑破“馬牙”,放出內容物,即可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