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腺癌的症狀
1.癌前病變的宮頸原位腺癌 常缺乏特殊的臨床表現,無症狀或呈宮頸炎表現,靠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2.微浸潤腺癌的臨床表現 有15%~20%的宮頸微浸潤腺癌患者無症狀有症狀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有時呈水樣或黏液狀,其次為異常陰道流血,常為性交出血宮頸可呈不同程度糜爛或呈息肉狀、乳頭狀,約1/3的患者宮頸外觀正常。
3.宮頸浸潤性腺癌的臨床表現 其臨床表現與宮頸鱗癌相似,早期可無症狀,通過異常細胞學塗片發現。文獻報道15%~20%的宮頸腺癌無症狀。上海醫科大學婦產醫院報道109例宮頸腺癌中13例無症狀,占11.9%。Gallu報道35例中3例無症狀,占8.6%。在有症狀的患者中,主要為異常陰道流血及白帶增多。晚期患者根據病灶廣泛程度及侵犯的髒器而出現一係列繼發性症狀,如疼痛、肛門墜脹、貧血泌尿係統症狀等。Rutledge報道219例宮頸腺癌,常見症狀如下:異常陰道流血159例占72.6%;陰道排液28例占12.8%;疼痛11例,占6.9%;其他6例,占2.7%;無症狀15例,占6.9%。
異常陰道流血包括性交出血白帶內含血不規則陰道流血或絕經後陰道流血。白帶增多常具特征性,呈水樣或黏液樣,特別是宮頸黏液性腺癌,患者常訴有大量黏液狀白帶,少數略帶膿性呈黃水狀,因量多常需用會陰墊。
宮頸局部可光滑或宮頸糜爛息肉狀生長,甚至呈菜花狀。晚期病例宮頸贅生物表麵可有潰瘍或空洞形成,並由壞死組織覆蓋有陰道或宮旁浸潤。約有1/3的患者宮頸外觀正常,腫瘤往往位於頸管內而表麵卻光滑絕經後患者陰道穹隆萎縮,宮頸萎縮,可使病變不明顯。
宮頸腺癌原因
宮頸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有關發病因素有人認為有與宮頸鱗癌相似的特點,如早年性交、性生活紊亂多個性伴侶,也有與子宮內膜癌相似的特點,不孕少孕者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比率明顯高於宮頸鱗癌。也有學者認為宮頸腺癌的發病因素與宮頸鱗癌不同,認為腺癌的發生與性生活及分娩無多大關係,而可能與內分泌紊亂及服用外源性激素有關。宮頸腺癌多發生在更年期,與此期體內激素常發生紊亂有關。在應用孕激素類藥物及妊娠婦女的宮頸中可見到微腺型腺體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sis),這是由於孕激素刺激宮頸內膜柱形細胞下儲備細胞增生並向腺體方向分化,說明腺體增生與孕激素有關。Qizilbash、Gallup等認為若服高劑量孕酮製劑10年或10年以上,發生宮頸癌的危險性增高。Gallup報道35例宮頸腺癌中28例曾接受過性激素製劑其中3例曾用雌、孕激素聯合治療。有學者還注意到宮頸腺癌與長期服用避孕藥間的相互關係Ireland報道73例宮頸腺癌患者中有8例曾服用避孕藥Gallup報道35例宮頸腺癌患者中有5例曾服用避孕藥1~8年。因多數材料中病例數較少故避孕藥與宮頸腺癌的因果關係尚難定論,但值得引起關注。
生物學研究表明,宮頸癌的發生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關。在宮頸鱗癌與腺癌組織中均可檢測到HPV DNA,與宮頸癌有關的HPV以16,18和31型為主,但在宮頸鱗癌與腺癌中HPV型別比例卻不相同。宮頸鱗癌中以HPV16型為主,HPV18僅占HPV陽性腫瘤的5%~17%,而在宮頸腺癌中以HPV18為主,所占比例高達34%~50%,提示HPV 1618尤其是HPV18在宮頸腺癌發病中可能起著重要作用。
宮頸腺癌的治療方法
Ⅰ期
行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加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宮頸腺癌的盆腔淋巴結轉移率高,Nojales報道Ⅰ期為16.6%,Ⅱ期32.4%;Berek報道Ⅰ期為14.16%,Ⅱ期40.4%;曹斌融等報道Ⅰ期為10.3%,Ⅱ期為34.4%,故Ⅰ期宮頸腺癌也應作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浸潤性宮頸腺癌的卵巢轉移率較高,Tabata(1993)對674例宮頸癌屍檢研究表明,鱗癌的卵巢轉移率為17.4%,而腺癌則高達28.6%有關宮頸腺癌保留卵巢的安全性尚未見報道故主張手術時一般不保留卵巢至於術後是否需常規加用放射治療及是否提高生存率,爭議較多。Kinney等認為輔助放療對生存率並無明顯改善但可降低盆腔複發率和延長無癌生存期。多數學者認為,當有不良預後因素存在時,如病灶緊靠手術切緣、腫瘤浸潤間質深部、大塊病灶宮旁累及、淋巴轉移等,術後應加放療。
Ⅱ期
采用手術及放射聯合治療即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加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術前或術後加用放療病灶≥4cm的宮頸腺癌主張術前放療或介入治療,待病灶縮小後再手術。也有學者主張先行全盆腔放射加腔內照射,放療結束後2周或6周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
晚期患者
采用以放射為主的綜合治療,即體外照射加腔內照射,輔以化療常用藥物有依托泊苷(VP-16)、絲裂黴素(MMC)、ADM長春新堿(VCR)、順鉑(DDP)、epirubicin等。對病灶局限在盆腔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無轉移者,最近有行動脈灌注後行手術治療的報道。Narimatsu等(1996)報道以DDP10mg/d及5-FU 250mg/d動脈灌注治療Ⅱb~Ⅲb期宮頸腺癌,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周,腫瘤消退率達83.5%,使之能通過根治性全子宮切除而完全切除腫瘤。尚有對中心性複發的宮頸腺癌者行盆腔摘除術的少數報道,獲得與鱗癌相似的生存率但此種手術並發症的發生率較高,需慎用。
微浸潤腺癌的最佳治療方案,如同鑒別原位癌及微浸潤腺癌一樣困難。迄今尚缺乏大樣本統計分析資料,僅有的材料多為少量病例報道,難以據此作出可靠的判斷。目前關於本病的處理意見尚不統一,從簡單全子宮切除到根治性子宮切除,也可采用放射治療。Burshardt建議微浸潤腺癌的手術治療應與宮頸鱗癌推薦的方案一樣,根據病變大小行簡單全子宮切除或根治性子宮切除,在他們治療的那些病例中無1例複發。Teshima等報道30例患者中,有1例浸潤間質3mm深的宮頸腺癌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後陰道頂腫瘤複發。杜心穀等也報道了1例類似病例。BuscemaWoodruff曾報道浸潤間質3mm的腺鱗癌發生廣泛轉移。
一般認為,手術治療與放射治療對宮頸微浸潤腺癌同樣有效,但手術優於放射治療。由於微浸潤腺癌宮頸錐切緣受累率高達32%故不主張保守治療。若無手術禁忌,推薦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掃術。若病人要求則正常卵巢可予以保留,因早期宮頸腺癌鏡下擴散至卵巢的機會在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