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心?嘔吐?原來是玩手機玩到胃痙攣_胃痙攣症狀,胃痙攣怎麼辦

  對適孕年齡的女性來說,時常噁心、嘔吐似乎正預告新生命即將到來;但這跡象若長達半年恐怕就不是「喜訊」,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一名36歲女子因長期頭暈目眩,以為是胃病纏身,沒想到竟然是太常「玩手機」惹禍,導致她的平衡中樞失調,引起胃痙攣。

  交感神經受到刺激 引發胃部不適

  據了解,女子每天都拿著手機「滑」不停,不管是在家休息、通勤時間都機不離手,導致她的平衡中樞失調,引起噁心、嘔吐及胃痙攣,才讓她「害喜」半年之久。醫師表示,若長時間噁心、嘔吐,很可能引起胃食道粘膜撕裂,應儘速治療;不過病患發病的原因不在胃而是頸椎,必須到骨科就診才行!

  檢查發現,原來女子是因為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出現幽門擴約肌過度緊張、無力舒張,造成胃及十二指腸逆向蠕動,使膽汁回流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適。醫師說明,若長時間低頭玩手機,之後用力抬頭恐出現腦缺血,造成暈眩、想吐等情形。

  胃痙攣症狀

  主要是胃部隱隱的痛,揪緊樣痛,一陣一陣地發作。可以伴有嘔吐,出冷汗。

  得了胃痙攣怎麼辦

  胃痙攣本身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胃痙攣是以歇斯底裏、神經性的腹部及胸部激痛。有時急性過敏反應也會引起胃痙攣,大約有九成的所謂胃痙攣,並非胃本身發生了痙攣,胃本身引起的痙攣是不會感覺到疼痛的,很可能是膽石症或其它疾病,而這種疼痛是很難消除的。 最常見的原因是,食物的刺激:冷熱、辛辣刺激,容易引起胃痙攣另外,精神因素對胃痙攣也有很大影響,有的人一生氣就胃疼。就是這個原因胃痙攣還與食物不衛生,細菌感染有關。 沒有太多關於胃痙攣成因的定論,似乎這種病很神奇的就得了。

  蔥薑外敷治療急性胃痙攣

  取生大蔥去皮去葉留蔥白及須根 生薑同搗爛加入小米幹飯 放鍋內炒熱後灑酒 翻炒至燙手取出 用布包好 外敷胃區 應注意溫度適宜 防止燙傷皮膚 一般用藥後立即見效 6小時內治愈 治療原理 蔥薑均為辛溫,溫中散寒,小米幹飯用於保持熱度。 酒助熱氣散發急性胃痙攣 應用蔥薑外敷療法治療 取材容易,方法簡便,價格低廉,療效快。 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刮痧治療胃痙攣

  胃痙攣與急性胃炎均是祖國醫學胃脘痛中的常見病。其病因相近,均為寒邪客胃、飲食不節、情誌失調、肝氣鬱結、素體陰虛,又複感外寒而致病。氣機鬱滯、失於和降是其共同病機,因此可用同一刮痧方法治療。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和腐熟水穀,宜通而不宜滯。氣機鬱滯,失於和降,則胃痛頻作。應用刮痧療法可疏通經絡、運行氣血,使胃部痛疼緩解。 刮痧用具 刮痧用具可用邊緣厚而鈍圓、光滑、無破損、不會劃傷皮膚的瓷湯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潤滑劑進行刮痧。 刮痧取穴 刮痧取穴任脈(腹部穴均在腹正中線)-上脘(臍上五寸)、中脘(臍上四寸)、下脘(臍上二寸);胃經-不容(臍上六寸,任脈旁開二寸)、梁門(中脘旁開二寸)、足三裏(外膝眼下三寸);膀胱經(背部穴均為脊柱旁開一寸五分,脊椎棘突下)-肺俞(第十一胸椎)、胃俞(第十二胸椎);心包經-內關(羊臂掌側,大陵穴直上二寸,兩筋間)。 刮痧方法 刮痧方法首先讓患者俯伏在椅子或桌子上,用熱毛巾擦洗準備刮痧的部位,最好用75%的酒精作常規消毒。施術者手持刮痧工具在潤滑劑中蘸濕,沿選定的經穴,順一個方向,用力均勻、緩慢地刮。一般每處刮抹20次左右,以皮下出微紫紅或紫黑色即可。

  治療胃痙攣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梁丘穴在膝蓋骨附近。腳用力伸直,膝蓋骨的外側(小腳趾方向)會出現細長肌肉的凹陷。朝著大腿用力壓這個凹陷的上方看看,應會有震動感,這就是梁丘穴。 以指壓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壓時,震動較強,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壓。微弱的刺激無法止住突然發生的心窩疼痛。這種狀況的要訣是:用會痛的力量用力加壓。 每次壓20秒,休息5秒再繼續。如此重複幾次,疼痛便會漸漸消退,這效果確實是不可思議。 但是,誠如前麵所述,刺激梁丘穴僅是一種緊急救護,並不因為止痛了,所有的問題就解決了。心窩會出現激痛,乃是有某種原因所致,所以到醫院查明真正病因是非常必要的。 當出現胃痙攣的時候,要緊的是讓人平靜下來----最好在床上平躺著,再用一點熱水捂在胃部。 平躺的目的是放鬆,利用生物機體的自身作用,讓痙攣慢慢消失,臨床上叫做解痙攣。

  四大點預防胃痙攣

  現今因智慧手機引起的病例暴增,視力衰退、頸部受損,連胃痙攣都有可能!而所謂的胃痙攣,主要表現為腹痛及嘔吐,一旦出現症狀就要及時處理,找出病因、對症下藥。以下整理4點預防方法:

  1、規律飲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可采用少量多餐;盡量避免吃生冷、油膩、纖維過多等食物。

  2、細嚼慢嚥/吃飯時切忌狼吞虎嚥、暴飲暴食,應細嚼慢嚥,有助消化。

  3、擺脫脹氣/減少攝取咖啡、茶、酒等,並少吃易脹氣食物。

  4、保持愉悅/避免緊張、焦慮及憂鬱情緒,可降低風險。【本文來自東方女性網m.vgf-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