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鵝口瘡 如何認識擺脫最常見的嬰兒鵝口瘡

編輯:東方女性2017-04-02 16:57寶寶保健
字體:
瀏覽:215次

  Q:什麼是鵝口瘡?

  鵝口瘡是指口咽部白色念珠菌過度生長所引起的黴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屬於條件致病菌(也就是在正常情況下存在於口腔及消化道中不引起疾病,隻有在人免疫出問題時病菌才會繁殖而致病),通常存在於正常人皮膚、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等處,這種真菌也是引起嬰幼兒的尿布疹主要病菌。

  (圖片來源:uptodate)

  Q:哪些人群容易得鵝口瘡?

  任何人都有可能得鵝口瘡,而在健康新生兒和小嬰兒中比較常見,常常是通過產道或從周圍環境中獲得了白色念珠菌,造成的感染。而對於較大兒童的鵝口瘡,常常是因為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或者吸入激素(吸入布地奈德霧化)治療,或者一些兒童血液腫瘤患者的放療化療造成免疫力低下者,還有一些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力缺陷的人群也容易患鵝口瘡。

  Q:嬰幼兒鵝口瘡都有哪些症狀?

  o 口腔吸奶相關的口腔位置上(嘴唇內側,口腔兩側內壁以及舌頭上)表麵附著白色斑片凝乳狀物,形狀不規則。

  o 寶寶可能會由於口腔黏膜的損傷而引起口腔疼痛,不願意吸吮,影響喂奶。

  o 除口腔白色凝乳狀附著外,大多數嬰幼兒沒有其他症狀,或者僅有輕微的不適表現。

  o 隻有舌頭有白色均勻的舌苔,那不是鵝口瘡,一般奶粉喂養的孩子白色舌苔會明顯,那是正常的,一般在添加輔食後自然慢慢消退。

  o 治療後反複複發鵝口瘡的患兒,注意媽媽同時存在乳腺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Q:如何發現媽媽存在的乳腺念珠菌感染?

  乳腺念珠菌感染最典型的症狀為乳頭針紮樣或燒灼樣劇烈疼痛,疼痛可傳到整個乳房甚至後背,多出現在正常哺乳一段時間之後,在哺乳時或哺乳後出現,常出現在雙側乳房。 單側乳房的疼痛多為喂養姿勢不當引起,但是在調整了喂養姿勢後,每次哺乳時或哺乳後仍會出現劇烈疼痛且持續達 1 h,則很可能罹患了乳腺念珠菌病。 患者乳頭可表現為亮紅色、濕疹樣改變,可伴有脫屑、乳頭發癢;乳頭、乳暈皮膚褶皺處有白點,嚴重者甚至出現乳頭皮膚或基底部破裂,不易愈合,連衣服的摩擦都覺得疼痛;可無發熱等症狀。 發現乳頭持續疼痛,以及乳頭皮膚改變時,需要看醫生,讓醫生進一步檢查判斷,除外是乳管堵塞導致的疼痛,還是其他感染引起的疼痛。

  Q:鵝口瘡如何治療?

  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治療指南指出,鵝口瘡治療應該包括:局部抗真菌治療,和防止複發的措施。

  (1) 口腔局部抗真菌藥物塗抹患處,對大多數患者是有效的,甚至存在免疫低下的患兒也有效。

  o 取1ml製黴菌素溶液(1片製黴菌素即50萬單位研磨成粉末,溶於1ml,若大於1個月的嬰兒2片溶於2ml)塗於口唇內側、口腔兩側以及你能看見白色斑片區域(吞下去不起作用,要塗抹於表麵),每天4次;

  o 塗抹後30分鍾內不要哺乳;

  o 至少使用7天,或者鵝口瘡消失後3天

  o 最常用也是最安全的是製黴菌素口腔塗抹,但製黴菌素有一部分耐藥可能,如果製黴菌素療效欠佳,也可用克黴唑乳膏(或者咪康唑乳劑)。

  (2)

  (3)如果存在嚴重尿布疹,也可能是因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也可以克黴唑乳膏(或者咪康唑乳劑)塗抹尿布疹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