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存在很多問題 哪些話屬於禁忌不要輕易說

編輯:東方女性2020-02-26 16:09學前教育
字體:
瀏覽:97次

  家長和孩子溝通,如果一直彼此非常信任,且相處關係很好,一般也不會說出什麼禁忌的話,但是如果親子關係不是很融洽,還是有一定禁忌的好。現階段,這篇文字來說,我想強調一個內容,兩句話。

  一個內容:家長要心中有愛,讓情緒(負向情緒)遠離。

  一般親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很容易在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標準,在把孩子套進這個標準去檢驗。比如:

  孩子要炒雞蛋西紅柿 平時媽媽有媽媽的做法,放油炒雞蛋,之後再把西紅柿放進去,放不少鹽又放很多糖;現在孩子想嚐試不放油,先放西紅柿,之後再把西紅柿放進去,放鹽少許、醬油稍多、花椒麵少許,不放糖,此時有的家長可能會說“這樣不對,這樣不好吃,你應該……”,說這些的時候,孩子聽是違心地放棄了自己的嚐試;不聽可能會引起媽媽的不高興,繼而發生親子爭執。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心中有愛,放下自己的原有的習慣,不用自己的習慣去驗證孩子的行為,那麼就不會引起什麼衝突。

親子溝通

  兩句話:

  第一句話:我是為了你好!

  這句話讓我心有餘悸!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發生了和家長的衝突?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泯滅了自己的獨立個性?

  比如,孩子出去玩耍,家長感覺有點風,很冷,自己加了秋衣秋褲,可是十幾歲的孩子隻是穿了單褲和單衣,於是家長提醒孩子加衣服,孩子不聽,家長來句“我是為了你好!如果你感冒了,自己受罪還得添亂!”

  這樣的說法對於十幾歲的孩子,產生的不會是正感覺,往往是厭煩和“真囉嗦!”

親子溝通

  這句話在家裏聽得多了就如每頓飯都吃同一道菜,吃到一看到這道菜就想吐,一想到吃飯就想到這道菜就沒有了胃口!

  第二句話:

  “你不要、你不行”等此類的否定言語。

  此類的言語很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天長日久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大大降低。

  比如四五歲小孩子見媽媽包餃子,她要嚐試,媽媽說“你不會,別搗亂了,去玩吧!”

  八九歲的孩子想進廚房嚐試,家長說,“廚房不是小孩子呆的地方,去你該去的地方,做飯不是小孩子該幹的事情,去寫你的作業去!”

親子溝通

  這類的言語表達了一種態度,在不知不覺給了孩子一種消極的影響,會導致孩子不自信。

  除了上述的一個內容和兩句話,不同家庭還有其它一些特殊的禁忌語,這需要家長自己去用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