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怎麼養成的?家長如何培養一個獨立的孩童?

編輯:東方女性2018-07-30 09:07育兒
字體:
瀏覽:191次

  我有超過兩位女性朋友活成了傳說的“女漢子”的模樣,事情樣樣自己來,從不願意麻煩別人,生活工作安排的妥妥帖帖,大到房屋裝修小到手機上外網,全部都可以一個人搞定;自己雖還沒成立小家,卻已經早早的負擔起自己父母的照顧責任,理財保險樣樣幫父母計劃維護。

  平日與她們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像她們這樣性格獨立的女性的成長過程有一個非常大的共性,那就是父母從小就相信她們有獨立做事的能力,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把她們都當作家庭裏有“工作”能力的一份子,很自然的去讓她們承擔家庭中的必要工作,比如做飯,自己安排學習計劃,自己洗衣服,整理內務,也讓她們參與家庭的財務決策。

  相反,包括我在內的眾多的獨生子女,從小都被過度嗬護,生活能力匱乏,不清楚最基本的家庭理財方法,從學校走出來之前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己做出人生的決策,因為前麵20多年的學生身份,幾乎所有的決策都是父母包辦,大多數的父母也並不知道要去引導孩子開拓眼界,輔助孩子為自己的未來作出決策並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而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也就造成了兒童的性格養成,過度嗬護和代替兒童就使兒童感覺不到自己的能力和不確定性,所以家長在嗬護和放手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往往是最重要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自我覺知,在陪伴孩子以及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著放下,當然是在充分了解孩子能力的前提下,給予孩子與孩子能力相適應的“放權”,鼓勵他們去觀察自己的思維過程,一步一步的引導孩子去有意識的思考,最終得到自己能夠為之負責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