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孩子哭鬧,家長用什麼方式,意味孩子變什麼樣子

編輯:東方女性2019-02-15 11:20育兒
字體:
瀏覽:2次

  孩子表現的“不乖”,“不可愛”時——比如未能遂願而哭鬧,發脾氣等等,大人該怎麼辦?是收回對他的愛和接納,還是遷就孩子的行為?

  如果是用前一種方式,有過類似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基本上沒有什麼效果,而且也是對孩子不尊重。但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因為家長也知道,一味的遷就孩子是對他的縱容,那麼不想縱容孩子,又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隻好采用這種方式。其實,孩子在不可愛的時候,恰恰最需要愛!

麵對孩子哭鬧,家長用什麼方式,意味孩子變什麼樣子.jpg

  在這種時候家長如果收回對孩子的愛,效果當然不會好,而且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但如何既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尊重,又不一味遷就呢?

  1、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而不接受孩子的行為

  首先父母要有一顆完全接納孩子感受的心,這個內心主宰了你的聲音、語氣、表情、眼神。如果內心完全接納孩子想哭鬧、想發泄的感受,哪怕不說什麼話,孩子也能感受得到。

麵對孩子哭鬧,家長用什麼方式,意味孩子變什麼樣子.jpg

  而如果表現出來的是不喜歡,不耐煩,反對等等態度,其實是來源於自己內心的不接納。那等於是告訴孩子不應該有那種感受,而這不會有任何幫助。

  2、理解孩子並與其溝通

  這意味著要讓孩子知道,他有任何感受都是可以的,但他的行為並不是都可以的。也就是說,感到生氣和憤怒是可以的,但打人是不可以的。

  這種時候如果大人一定要想說些什麼,那就盡量避免“你生什麼氣啊?”,“你不要哭!”,“你不能打弟弟”——這種簡單直接、不接受孩子感受而又無效的話。

麵對孩子哭鬧,家長用什麼方式,意味孩子變什麼樣子.jpg

  不妨這樣說,“我能看得出來你現在有多麼的生氣和傷心。我不能讓你摔碗,但是,也許我們能找到一種其他的辦法來表達你的感受。”

  而隻有讓孩子感受到了愛,並與之建立了良好的情感連接之後,才能讓孩子學會如何處理他的強烈情感。這,需要父母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處理好自己的強烈情感,而且,還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