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代際傳遞,當母親的憤怒情緒成為孩子的背景

編輯:東方女性2019-03-18 16:55育兒
字體:
瀏覽:147次

  和朋友聊天,她在敘說她的母親和童年成長經曆之間的關係。她說自己出生在一個有著嚴重的重視男孩輕視和忽略女性的家庭觀念的家庭中,而這種觀念則主要體現在她和母親以及哥哥的相處和互動中。這些細節所造成的痛苦就像鞋子裏麵的一粒沙一點點的磨掉自己的信心、溫情以及生命力。

  母親是一個情緒非常不穩定的人。她的愛並不像其她大多數的母愛一樣以孩子的本來麵目的存在無條件的給予關愛和照顧。母親的愛更多的和自身的情緒是否被滿足相互聯係在一起。她提到在母親開心的時候,並且自己的行為滿足了母親讓她覺得很滿意的時候,她能很明顯的感受到母親會愛她更多一點,而當母親心情不好或者自己做了一些讓母親感到不滿意的事情的時候,母親總是帶有強烈的情緒批判和指責她,而她也感受不到任何愛。

  母親這種忽冷忽熱忽強忽弱的情緒變化以及對她的情感程度的改變成為她童年生活中最大的動蕩。而即使是現在她已經成長為一個成熟獨立的成年人,也依然逃不出它所帶來影響。雖然她和母親相聚甚遠,沒有生活在一起,但在她的心裏已經保存和內化了母親的形象以及母親的情緒和評判標準,母親一直伴隨著她,評判著她,她一直在和自身內部的母親形象做鬥爭。事實上,她感到自己在進行一場永無止盡的和自我之間的鬥爭。

  然而,即使她多麼討厭甚至是憎惡、仇視母親處理問題和人際關係方式,她的身上仍然有母親的影子,她在排斥和抗拒母親的同時也繼承和承載了一部分的母親在自己身上,即使那不是她所喜歡的,但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很多方麵也像母親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