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子怎麼穿,全方位為你分析

編輯:東方女性2017-05-03 11:07服裝百科
字體:
瀏覽:52次
文章簡介:高跟鞋是指鞋跟高於普通鞋的一種鞋,使穿此鞋人的腳跟明顯比腳趾高。高跟鞋有許多種不同款式,相信很多女生都穿過,那麼你都知道高跟鞋子怎麼穿嗎,接下來就詳細地為大家講解高跟鞋子怎麼穿。

  高跟鞋子怎麼穿

  研究發現,女性每周5 天穿高跟鞋跟穿平底鞋相比,兩年後小腿後側肌肉會縮短13%,而且跟腱變厚變硬。長期穿高跟鞋的人習慣了這種厚跟腱和短肌肉纖維的組合,再穿平底鞋,肌肉需要適應新的牽拉狀態,便會引起小腿不適甚至疼痛。建議你不同高度的鞋子和平底鞋輪換穿著,避免長期穿一種高度的高跟鞋。

高跟鞋子

高跟鞋子

  容易崴腳是因為踝關節不穩定。

  在做足尖向下的蹠屈運動時,踝關節容易產生向內的翻轉力,鞋的外側最先磨損就是這個原因。穿高跟鞋時,踝關節一直在被動蹠屈,關節不穩定,就容易崴腳。另外,內踝韌帶更多、肌肉更有力,所以,崴腳大多是外踝扭傷。建議你常常鍛煉踝關節,比如交替做足尖向上、向下運動,還有踝關節向外、向內劃圈運動。

  足弓拉力大是因為鞋跟太高了。

  足底有一層厚纖維組織叫做“蹠腱膜”,它像弓弦一樣維持著足弓的穩定。高跟鞋在同樣部位有一條鋼板稱為“鉤心”,鞋跟越高,鋼板強度越高,蹠腱膜所受的拉力也就越大。但蹠腱膜可不是能換的鋼板,如果長期穿高跟鞋,容易發生蹠腱膜炎、蹠腱膜鬆弛,嚴重的會造成平足。

  前腳掌會覺得累因為身體重心前移了。

  紫川幽狐網建議,穿高跟鞋時,主要用前足負重,鞋跟越高,身體重量就會更多地擠壓到前足。前足的骨骼是橫向排列,承重時由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來維係,屬於彈性結構,其實不適合承重。所以,當前足受力過多時,骨骼容易變形,出現拇外翻、錘狀趾症狀。高於6 厘米的高跟鞋,持續穿著站立行走的時間不要超過2 小時。

高跟鞋子

高跟鞋子

  2 厘米鞋跟最舒適的角度更符合腳部曲線。

  平地行走時,踝關節處於95°是最舒適的角度(穿高跟鞋時踝關節約110°~145°)。這意味著足跟必須略抬,大約2 厘米鞋跟的平底鞋更符合腳部曲線。

  高跟鞋子怎麼穿,相信認真看完以後的朋友都已經清楚了,生活中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登陸我們網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