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經 竟是子宮內膜炎 惹的禍
專家指出,子宮內膜炎多見於未產婦女,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痛經現象。子宮內膜炎不僅僅會引起痛經,還會帶來其他多方麵的危害,諸如子宮性不孕、習慣性流產也是常見的危害。那麼,女性患了子宮內膜炎是否會導致痛經呢?
患上子宮內膜炎是否會導致痛經
據臨床調查數據顯示,子宮內膜炎患者會有不同程度地痛經現象。子宮內膜炎引起的痛經大多數患者多伴有經量增多、下腹部墜痛、下腹疼、腰疼、發燒、體溫升高、經血氣味發生變化、或顏色變為茶褐色等,而痛經本身的疼痛感和持續時間都是越來越長。
引起痛經的原因:常由於子宮內膜過度增厚,阻礙組織正常退變壞死,刺激子宮過度痙攣性收縮所致。子宮壁纖維排出的經血,會引致下腹部產生持續而嚴重的疼痛,一直延至後背部。通常,疼痛感會在排潮前或排潮期間出現。然後,當脫落的子宮壁纖維越積越多,壓向已形成的痂時,後背部及下腹部就會產生刺痛,而月潮亦會提前兩三星期出現。
什麼是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endometrium,uterine endome- trium)是指構成哺乳類子宮內壁的一層。對動情素和孕激素都起反應,因此可隨著性周期(發情周期、月經周期)發生顯著的變化。動情素可引起子宮肥大,孕激素可促使子宮內膜發生特殊的妊娠初期變化,或改變子宮內膜的性質,使之具有產生蛻膜的能力。子宮內膜覆蓋著粘膜,由粘膜上皮與其下方的固有層所組成。粘膜上皮為柱狀上皮、立方上皮或複層柱狀上皮,動情素分泌時,各上皮細胞將長大、分裂使數目增多。固有層中粘膜上皮下方的部分稱為機能層,上皮細胞進入其中形成子宮腺,並對動情素起反應。機能層的下層稱為基底層,富有血管。
子宮內膜的形態
子宮內膜分為致密層、海綿層和基底層3層。內膜表麵2/3為致密層和海綿層統稱功能層,受卵巢性激素影響發生周期變化而脫落。基底層為靠近子宮肌層的1/3內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響,不發生周期性的變化。
子宮內膜的病理機製
程序化細胞死亡(programmedcell death,PCD),又稱凋亡(apoptosis)。PCD發生於包括生殖道在內的許多組織和器官。動物實驗觀察到,子宮、卵巢、輸卵管以及睾丸和前列腺等器官都有PCD發生。早期的光鏡和電鏡研究表明,人的子宮內膜也有凋亡小體存在。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和DNA染色體技術檢測梯狀帶DNA時發現,人的子宮內膜在增生早期(6-10天)、分泌期(25-28天)和月經期(1-5天)均可見具有PCD特征的DNA斷裂現象;而在增生晚期(11-14天)、分泌早期(15-20天)和分泌中期(21-24天)未見斷裂DNA發生。而主要見大分子DNA。PCD的周期性發生提示其在婦女月經周期中起重要調節作用。
子宮內膜炎的治療
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是采用中醫調理治療的方法。中西結合可以有效的解決了疾病的表麵症狀,又能夠徹底的解決致病的根本因素。患者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的選擇物理療法,比如每日將“傾妃舒麗”推入陰道底部推出膠體,每晚一次。但是,患者要注意千萬不能隨便用藥,要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對於物理療法,也有限度,不能過度,過度反而不利於病情,有損患者的健康。
1、抗感染治療
通過細菌培養的檢查,和藥敏試驗來選擇有效的抗菌素,采取靜脈注入的方法用最快的速度控製炎症。
2、宮腔內給藥
如果是已婚的患者,通過宮腔內用藥對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有所幫助,先把外陰和陰道消毒,然後把滅菌導尿管放入宮腔,將藥物緩慢的注入宮腔,藥液全部注入後,撤出尿管,平臥一段時間。在生理期不能使用。
3、清除異物
子宮內膜炎在生產夠發生,是因為有殘留物質的存在,所以要使用抗菌素的同時清除宮腔內的異物,但最好不要刮宮。在炎症控製的好時就能刮宮了,這樣能防止炎症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