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從 手指 看出心髒疾病

編輯:東方女性2016-01-18 18:55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139次

中醫從“手指”看出心髒疾病

  中醫認為,一個人的疾病狀況,可以透過望、聞、問、切四診來判斷。望診是指觀看這個人的氣色、臉色、精神狀況、高矮胖瘦、舌象變化等。而心髒是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所以借由手指甲、舌頭的血色觀察,多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態。

  中醫的「心」觀念

  中醫稱心為「君主之官」也說「心藏神」,認為心髒不隻是推行血液和心氣的重要髒器,也如同大腦,負責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包括:精神、意識、思維等。所以中醫在麵對睡眠不佳的患者,會借由「養心安神」的方式來治療。簡單來說,中醫的「心」觀念,認為心既是「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也涵蓋一部分的大腦功能。

  同時中醫認為心氣主管全身的血液,而汗液是從津液所化生,津液也為血液的重要組成成分,因此有所謂「血汗同源」的說法,指汗液跟血液是從同一個源頭所衍生而來,所以臨床上有些自汗或盜汗的病症,會透過調整心氣來進行治療。另外,看舌頭也可以用來觀察中醫的「心」是否有些病症的表現,中醫認為「心開竅於舌(注: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解釋心髒病在舌相上的表現。)」「舌為心之苗」,所以心的病症與舌的變化有較為密切的關係。心火旺時可以看到舌頭紅,尤其是舌尖最明顯,也容易有口舌生瘡的情形。

  中醫如何視診出心髒問題?

  中醫認為,一個人的疾病狀況,可以透過望、聞、問、切四診來判斷。望診是指觀看這個人的氣色、臉色、精神狀況、高矮胖瘦、舌象變化等;聞診是指聆聽對方說話的音量大小、語調高低、痰音清濁等和鼻嗅口腔、汗液、痰涕、大小二便等的氣味;問診是指詢問身心靈有哪些不適症狀;切診是指醫者觸摸肌膚來觀察肢體溫度、有無水腫或是借由把脈來了解人體的氣血陰陽變化,最後透過「四診合參」來診斷是否有相關疾病。

  ● 從「手指」看出心髒疾病

中醫從“手指”看出心髒疾病

  不少民俗判斷法都認為指甲的狀態跟心髒有關。事實上西醫臨床上也發現到,心髒衰竭病患通常會出現杵狀指,意即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現杵狀般膨大,就如同鼓棒末端。杵狀指的特徵是末端指(趾)節明顯增寬增厚,指(趾)甲從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得指(趾)端背麵的皮膚與指(趾)甲構成的基底角等於或大於180度,常見於心髒衰竭或是肺氣腫患者。

  發生杵狀指的原因,是因為肢體末端缺氧,讓細胞認為生存受到威脅,所以造成局部組織增生。這些組織增生時會壓迫到原有的手指外觀,導致形成搗杵狀,並因此而命名之。

  ● 從「舌頭」的顏色看出心髒問題

  傳統中醫認為:「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麵,開竅於舌,在液為汗,在誌為喜」,也就是說心與血脈相連,心氣可以推動血液在血脈中運行,所以透過脈象可以判斷心氣的強弱。其華在麵的意思是,心氣運行血脈的功能,除了可透過脈象了解外,還可透過臉部的色澤反應出來。開竅於舌是指心氣的表現,跟舌頭的色澤、味覺、舌體運動、語言有關。而且心與汗液的生成排泄有關,不正常的出汗,也跟心髒的強弱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汗是津液所衍生出來的產物,跟血液屬於同一個來源。

  ● 從「臉和手掌」顏色看出心髒問題

  觀察麵色、掌膚狀況也能了解心髒的狀態。一般來說,如果臉色是紅潤光澤,掌心有淡淡的紅暈,還有溫熱感,那代表心血充足,心髒沒有問題;但如果臉色慘白、沒有光澤,掌心也是蒼白、發涼,就代表心血虧虛,心血管功能不佳;有些人則會出現滿麵紅光,像是喝醉酒一樣,掌心的溫度偏高發燙,代表肝膽相火亢盛,這樣的情況最常出現在高血壓或更年期的病患。

  ● 從「眼神」看出心髒問題

  此外,心也負責神誌,所以可透過觀察眼神,看出心氣的強弱。所謂的炯炯有神,指的是黑色瞳孔裏微微散發光彩,含蓄不露,腎水之中蘊含心火,呈現水火交融的徵象,代表心氣旺盛。若是目光黯淡、過度發散、眼神飄忽不定則代表心氣不足、心氣耗散或是心氣不定,臨床上常見於長期失眠、恐慌症、憂鬱症、腦部損傷的患者。

  ▇ 貼心腦力補給站/心開竅於舌

  《黃帝內經‧平人氣象論》指出:「髒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認為心主血脈,與全身的血液生化有關,舌頭乃身體血液最充沛的器官之一且便於觀察,所以中醫師常會透過診察舌象來評估人體血液是否充足。此外,中醫認為心藏神,與大腦精神活動有關,舌頭為人體最靈活的骨骼肌,必須透過許多神經纖維支配,方能完成複雜的吞嚥及語音活動,因此才有「心開竅於舌」的說法。

中醫從“手指”看出心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