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科學補鈣 小心補鈣不成成危害(2)

編輯:東方女性2016-03-01 14:28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215次

  二、適量運動

  運動減少,骨骼內血液循環減少,使骨骼的鈣質容易被吸收和移出,而導致骨量的丟失,可引起骨質疏鬆。因此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遊泳、打太極拳等,持之以恒,就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使骨的韌性增加,骨質增長,抗骨折的能力提高。

  三、日光浴

  無論你攝入多少鈣質,如果沒有維生素D,小腸也無法對鈣進行吸收。人類皮膚中含有7-脫氫膽固醇,隻有通過紫外線的照射後,才能轉化為維生素D3。因此多接受陽光照射,可促進維生素D3的合成,從而增加鈣從小腸的吸收。由於玻璃、衣服、塵埃、煙霧等都能阻礙紫外線的通過,因此,曬太陽要盡量使皮膚直接與陽光接觸,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隻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選擇鈣片時不應隻看廣告,應當多聽專科醫生的意見

  現在市場上的補鈣片劑品種繁多,主要是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其吸收率為30%—38%,口服鈣的吸收要比靜脈效果好,碳酸鈣的最佳服用時間是飯後半小時,分次服比一次服好,這樣可達到最好的吸收效果。鈣在酸性環境中容易被吸收,胃酸含量高者吸收較好,胃酸含量低者可口服有機鈣,如檸檬酸鈣等。另外,補鈣後不宜大量飲水,以免衝淡鈣質。

  經常有人問血鈣正常,為什麼還會出現骨質疏鬆呢?唐大夫解釋說,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當人體中血鈣濃度下降時,機體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這時血鈣增加,以維持正常需要。當血鈣下降時,人體會出現低鈣血症,導致高血磷,表現為:心慌、盜汗、手足抽搐、肌肉疼痛等,低血鈣高血磷這樣的結果往往會引起骨質軟化。因此有骨質疏鬆的人,血鈣基本正常;血鈣正常的人,不一定沒有骨質疏鬆。他建議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髖關節或脊柱測量,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延緩和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的發生。對已患有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患者,在積極進行抑製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加強防摔、防絆、防碰、防顛等措施,以減少骨折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