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提醒 夏季少吃冰 有益身體健康

中醫提醒:夏季少吃冰 有益身體健康
夏天豔陽高照天氣熱,紫外線指數經常破表,人體為了散熱,自然會有一些反應與行為,長時間下來就養成了習慣,包括愛吹冷氣、愛喝冰水以及懶得防曬等,但這些習慣其實對身體有害,不做些改變的話,冬天就不好過囉!
走在炎炎日頭下,汗就像是泉水一般湧出,相信任誰都會想來上一杯冰涼飲料暢飲一番,不過大口暢飲的快感之後,恐怕頭痛就會隨之而來,且連肩頸酸痛、經痛,都逃不過。
很多人夏天的時候,水要喝冰過的、點心要吃剉冰或是冰淇淋、果汁也要冰砂,連喝個咖啡也要加上冰塊的冰咖啡,雖然心裏也知道有“吃冰有害健康”這一說,但還是忍不住想要吃冰解熱的欲望。
專家表示,很多人常會以為中醫觀念古老且不科學,或是舉出反證“外國人吃冰當家常便飯,還有冷湯料理,也沒吃出毛病”,其實這是個人體質的問題,每個人對冰的耐受力不同,事實上據他臨床所見,因為痛經而就診的患者之中,血瘀型痛經患者,十之八九,都和吃冰有關。
什麼都要冰的,當心變成凍凍腦
中醫建議少吃冰並非沒科學概念,事實上之前就有做過一個研究,請自願者喝冰水,喝完馬上做胃鏡,從鏡頭下就發現食道及胃壁黏膜都是蒼白的色澤,這就是缺血的現象。
當黏膜缺血時會造成兩種傷害,一是很容易受各種病毒或是細菌的感染,而食道及胃腸則是人體接收食物時的第一道防禦,因此要特別小心;第二則是黏膜容易出現微水腫,而這就是中醫所謂“脾濕”的現象。貪吃冷飲容易生濕,有些人會經常腹瀉,有些人則是胸悶、胃口變差,而內濕盛而形成外濕,就可能出現像是風濕酸痛的症狀。
除了腸胃功能不好之外,冰品也會直接影響各個器官,像是女性子宮就很容易受影響,除了白帶會變多外,還會形成子宮血瘀,而且會引發痛經。其實,不隻是中醫師認為一口灌冷飲或是猛吃剉冰不好,西醫也認同這個觀念,專家表示,國外有一種頭痛名稱叫“凍凍腦brainfreeze)”,或稱為“冰淇淋頭痛(ice cream headache)”,其實就是指快速大量喝冰水、吃冰所引起的。
肩頸酸痛吃冰害的
專家也認為冰品會影響酸痛症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冰水順著食道而下,經過附近的肌肉及周邊組織,都會從正常體溫變冷,進而影響局部的血流,減少的血液循環無法帶走累積的組織廢物,因此造成附近軟組織的疼痛。如果從台灣女性熱衷按摩、SPA來看,時間再長、技術再好的按摩,都無法化解全身的酸痛,其實也都和愛喝冰水、愛吃冰有關。
和吃冰最有關係的酸痛,包括頸部、肩膀,專家說,喜歡吃冰的女性不妨自我評估一下,酸痛是不是常常從肩頸痛到肩胛骨附近的“膏肓”點?另外,還有胸前鎖骨內側的前鋸肌、中鋸肌等,因此做SPA被按壓到前胸時,常會有酸脹感,還有現在愈來愈常見的筋肌膜疼痛症候群,這些症狀都和吃冰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