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可補腎氣 壯陽)

編輯:東方女性2011-08-24 21:43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286次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

  菟絲子-原態菟絲子-藥材

  【形色】 味辛平。

  【藥性】補益。歸腎、肝、脾經。

  【采收】九月,采實。現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地上部分。

  【產地】生川澤。生朝鮮田野,蔓延草木之上。現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本經】 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汁,去麵皯。久服明目,輕身延年。一名菟蘆,生川澤。

  《吳普》曰:菟絲,一名玉女,一名鬆蘿,一名鳥蘿,一名鴨蘿,一名複實,一名赤網,生山穀(《禦覽》)。

  《名醫》曰:一名菟縷,一名唐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網,一名菟累,生朝鮮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黃而細為赤網,色淺而大為菟累,九月,采實暴幹。

  案《說文》雲:蒙,玉女也;《廣雅》雲:菟邱,菟絲也,女蘿,鬆蘿也;《爾雅》雲:唐蒙,女蘿,女蘿,菟絲,又雲蒙,玉女;《毛詩》雲:愛采唐矣,《傳》雲唐蒙,菜名,又蔦與女蘿,《傳》雲,女蘿,菟絲鬆蘿也;陸璣雲:今菟絲蔓連草上生,黃赤如金,今合藥,菟絲子是也,非鬆蘿,鬆蘿自蔓鬆上,枝正青,與菟絲異;《楚詞》雲:被薛荔兮帶女蘿;王逸雲:女蘿,菟絲也;《淮南子》雲:千秋之鬆,下有茯苓,上有菟絲,高誘注雲,茯苓,千歲鬆脂也,菟絲生其上,而無根,舊作菟,非。

  【焦樹德】 菟絲子味甘辛,性溫。主要用為補旰腎藥。對於因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疼痛,陽痿遺精,視力減退,小便淋瀝等症,皆常使用。例如配五味子、蓮子內、遠誌、芡實等,用於遺精。配潼蒺藜,淫羊藿,枸杞子,巴戟天等,用於陽痿。配草決明、枸杞子、菊花、車前子,青藉子、熟地,生地等,用於視力減退。

  根據本品有補肝腎、益精血,強腰膝,固下元的作用,近年來對功能性子宮出血、習慣性流產、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病,也常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入本品,進行治療。蛇床子補腎,偏助腎陽,並可外用祛濕治陰癢。菟絲子補腎,偏於益精,溫而不燥。很少外用。用量一般三、四錢。

  【宜忌】①《本草經集注》:"得酒良。薯蕷、鬆脂為之使,惡藋菌。"

  ②《本草經疏》:"腎家多火,強陽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結者亦忌之。"

  ③《得配本草》:"孕婦、血崩、陽強、便結、腎髒有火、陰虛火動,六者禁用。"

  【選方】①補腎氣,壯陽道,助精神,輕腰腳:菟絲子一斤(淘淨,酒煮,搗成餅,焙幹),附子(製)四兩。共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鵲心書》菟絲子丸)

  ②治腰痛:菟絲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斷絲)等分。為細末,以山藥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酒或鹽湯下。(《百一選方》)

  ③治丈夫腰膝積冷痛,或頑麻無力:菟絲(洗)一兩,牛膝一兩。同用酒浸五日,曝幹,為末,將原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桶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經驗後方》)

  ④治腰膝風冷,益顏色,明目:菟絲子一鬥。酒浸良久,瀝出曝幹,又漫,令酒幹為度,搗細羅為末。每服二錢,以溫酒調下,日三。服後吃三,五匙水飯壓之,至三七日,更加至三錢服之。(《普濟方》)

  ⑤治勞傷肝氣,目暗: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幹,搗羅為末,雞子白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聖惠方》)

  ⑥治膏淋:菟絲子(酒浸,蒸,搗,焙)、桑螵蛸(炙)各半兩,澤瀉一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清米飲送下。(《奇效良方》菟絲丸)

  ⑦治小便赤濁,心腎不足,精少血燥,口幹煩熱,頭暈怔忡:菟絲子、麥門冬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鹽湯每下七十丸。(《綱目》)

  ⑧治心氣不足,思慮太過,腎經虛損,真陽不固,溺有餘瀝,小便白濁,夢寐頻泄: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子(去殼)二兩。上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常服鎮益心神,補虛養血,清小便。(《局方》茯菟丸)

  ⑨治小便多或不禁:菟絲子(酒蒸)二兩,桑螵蛸(酒炙)半兩,牡蠣(煆)一兩,肉蓯蓉(酒潤)二兩,附子(炮,去皮、臍)、五味子各一兩,雞膍胵半兩(微炙),鹿茸(酒炙)一兩。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鹽酒任下。(《世醫得效方》菟絲子丸)

  ⑩治脾元不足,飲食減少,大便不實:菟絲子四兩,黃耆、於白術(土拌炒)。人參、木香各一兩,補骨脂、小茴香各八錢。餳糖作丸。早晚各服三錢,湯酒使下。(《方脈正宗》)

  ⑾治消渴:菟絲子不拘多少,揀淨,水淘,酒浸三宿,控幹,乘潤搗羅為散,焙幹再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飲下五十粒,一日二,三服;或作散,飲調下三錢。(《全生指迷方》菟絲子丸)

  ⑿治陰虛陽盛,四肢發熱,逢風如炙如火:菟絲子、五味子各一兩,生幹地黃三兩。上為細末。米飲調下二錢,食前。(《雞峰普濟方》菟絲子煎)

  ⒀治痔下部癢痛如蟲齧:菟絲子熬令黃黑,末,以雞子黃和塗之。(《肘後方》)

  ⒁治眉煉癬瘡:菟絲子炒,研,油調敷之。(《山居四要》)

  ⒂消渴不止。用菟絲子煎汁隨意飲服,以止為度。

  ⒃白濁遺精(思慮太過,心腎虛損,真陽不固,漸有遺瀝,小便白濁,夢中泄精)。用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此方名"茯菟丸"。

  ⒄小便淋瀝。用菟絲子煮汁飲服。

  ⒅腰膝疼痛(頑麻無力)。用菟絲子(洗過)一兩、牛膝二兩,酒泡過,取出晾幹,研為末,將原酒煮糊調藥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⒆身、麵突然浮腫。用菟絲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兩、三夜,每飲一升。一天三次,腫不消,繼續服藥。

  【醫家論藥】

  “菟絲子,補腎養肝,溫脾助胃之藥也。但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故入腎經,虛可以補,實可以利,寒可以溫,熱可以涼,濕可以燥,燥可以潤。非若黃柏、知母,苦寒而不溫,有瀉腎經之氣;非若肉桂、益智,辛熱而不涼,有動腎經之燥;非若蓯蓉、瑣陽,甘鹹而滯氣,有生腎經之濕者比也。如《神農本草》稱為續絕傷,益氣力,明目精,皆由補腎養肝,溫理脾胃之征驗也。”(《本草彙言》)

  “菟絲子,祛風明目,肝腎氣分也。其性味辛溫質黏,與杜仲之壯筋暖腰膝無異。其功專於益精髓,堅筋骨,止遺泄,主莖寒精出,溺有餘瀝,去膝脛酸軟,老人肝腎氣虛,腰痛膝冷,合補骨脂、杜仲用之,諸筋膜皆屬於肝也。氣虛瞳子無神者,以麥門冬佐之,蜜丸服,效。凡陽強不痿,大便燥結,小水赤澀者勿用,以其性偏助陽也。”(《本經逢原》)

  “菟絲為養陰通絡上品。其味微辛,則陰中有陽,守而能走,與其他滋陰諸藥之偏於膩滯者絕異。”“《別錄》所謂養陰強肌,堅筋骨,亦陰陽兩調之義。莖寒精滑,則元陽不運而至陰不攝也,溺有餘瀝,則腎陽不布而大氣不舉也。若夫口苦燥渴,明為陰液之枯涸,寒血成積,亦為陽氣之不宣,惟此善滋陰液而又敷布陽和,流通百脈,所以治之。以視地黃輩之專於補陰,守而不走者,固有間矣。”(《本草正義》)

  “菟絲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專用。遇心虛之人,日夜夢,精頻泄者,用菟絲子三兩,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午、晚各一服即止,且永不再遺。此乃心、肝、腎三經齊病,水火兩虛所致。菟絲子正補心、肝、腎之聖藥,況又不雜之別味,則力尤專,所以能直入三經以收全效也。他如夜夢不安,兩目昏暗,雙足乏力,皆可用之一、二兩,同人參、熟地、白術、山萸之類,用之多建奇功。”

  【注意事項】

  宜忌:本品為平補之藥,但仍偏補陽,故陰虛火旺,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者不宜服。

  “孕婦、血崩、陽強、便結、腎髒有火、陰虛火動,六者禁用。”(《得配本草》)

  毒副作用:菟絲子醇提水溶液給小白鼠皮下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2.465g/kg;30~40g/kg 灌胃並不出現中毒症狀;按0.05g/120g之菟絲子醬油、浸劑、酊劑給大白鼠灌胃,連續70天,並不影響動物的生長發育,亦未見病理改變。

  【副作用】

  (一)傳統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二)毒理試驗

  1.ID50:菟絲子酊劑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為2.456g(生藥)/kg。

  2.毒性反應小鼠連續口服菟絲子醬油42天未見異常。

  3.病理檢查大鼠口服菟絲子醬油70天,病理檢查腎間質有輕度浸潤改變。 說明菟絲子的毒性很小。

  (三)臨床觀察

  菟絲子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在30g以下水煎服或浸酒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食療價值

  旋花科草本植物菟絲子的成熟種子。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秋季采收植株,曬幹,打下種子。生用或鹽水炒用。

  [性能]味甘,性溫。能被腎固精,養肝明目,止瀉,安胎。

  [參考]含黃酮類、樹脂甙、糖類。

  對小鼠“陽虛”模型有治療作用;能增強非特異性抵抗力;能抑製腸運動,興奮離體子宮;能延緩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的發展;能增強心髒收縮力,降低血壓。

  [用途]用於腎虛陽痿,遺精尿頻,帶下,腰痛;肝腎不足,視物昏花,視力減退;脾腎虛弱,便溏腹瀉;肝腎虛損,胎動不安。

  [用法]一日10~15g。泡茶,煎湯,浸酒,煎膏滋,煮粥,入菜肴等。

  [附方]

  1,小菟絲子粉:菟絲子150g,蓮子、山藥各100g,茯苓30g。共研為細末。每次約15g,溫水衝調食。

  源於《奇效良方》(改丸為粉)。本方以菟絲子補養肝腎、補腎陽,蓮子、山藥補脾益腎,且均能固精;茯苓滋養益脾。用於老人肝腎不足,脾氣虛弱,體倦乏力,眩暈耳鳴,飲食減少。

  2,菟絲枸杞煎蛋:菟絲子10g,枸杞5g,雞蛋1個。雞蛋敲破倒入碗中,與菟絲子、枸杞子一並調勻,用油煎熟食。

  本方以二藥補養肝腎,雞蛋養血,共奏明目之功。用於肝血虛,或肝腎不足,視物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