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養生 春季食補養生的 六宜一忌
宜溫補陽氣
陽,是指人體陽氣,陽氣與陰精既對立又統一。陽氣泛指人體之功能,陰精泛指人體的物質基礎。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固”,意思是說,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以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
所謂春季飲食上要養陽,是指要進食一些能夠起到溫補人體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隻有這樣才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抗禦以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辣之菜,雜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現已較少食用外,蔥、蒜、韭可謂是養陽的佳蔬良藥。
因為腎藏之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所以在飲食上養陽,還包含有養腎陽的意思。關於這一點,張誌聰在《素問集注》裏說:“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從其根而培養之。”這裏的“從其根”就是養腎陽的意思,因為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春天、夏天人體陽氣充實於體表,而體內陽氣卻顯得不足,故應多吃點培養腎陽的東西,如諺語“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是指此意。
宜多甜少酸
唐代藥王、養生家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春季六節氣之際,人們要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東西,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髒,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會大大傷害脾胃之氣。鑒於此,春季六節氣在飲食上的另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少吃點酸味食物,以防肝氣過於偏亢;同時多食甜味食物,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如大棗、山藥等。
宜清淡多樣
油膩食品易使人產生飽脹感,妨礙多種營養的攝入,飯後使人出現疲勞、嗜睡、工作效率下降等,它是“春困”的誘因之一。春季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膩食品,如肥豬肉、油炸食品等。
春季膳食要提倡多樣化,避免專一單調,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如主食粗細、幹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葷與素、湯與菜的搭配等,隻有這樣才能從多種食物中獲得較完備的營養,使人精力充沛。
宜多食新鮮蔬菜
人們經過寒冷的冬季之後,普遍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冬季常見人們患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這是吃新鮮蔬菜較少造成的。
因此,在春季六節氣一定要多吃各種新鮮蔬菜,以彌補冬天吃菜少造成的營養不足。
宜補充津液
春季多風,風邪襲人易使腠理疏鬆,迫使津液外泄,造成口幹、舌燥、皮膚粗糙、幹咳、咽痛等症。因此,在飲食上宜多吃些能補充人體津液的食物。常見的有柑橘、蜂蜜、甘蔗等,其補充標準以不感口渴為度,不宜過量。因為不少生津食品是酸味的,吃多了易使肝氣過亢。
宜清解裏熱
所謂裏熱,即指體內有鬱熱或者痰熱。熱鬱於內,春季,機體被外來風氣鼓動,就會向外發散,輕則導致頭昏、身體煩悶、咳嗽、痰多、四肢重滯;重則形成溫病,甚至侵害內髒。
體內鬱熱的形成是由於在漫長的冬季,人們為了躲避嚴寒的侵襲,往往穿起厚厚的棉衣擁坐在旺旺的爐火旁邊;喜歡吃熱氣騰騰的飯菜,熱粥、熱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經常喝點酒。這些在冬季看來是必要的,但使人體內積蓄了較多的鬱熱。
清除鬱熱的方法很多,最好是選用一些藥膳。
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
春季肝氣亢傷脾,損害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黏硬、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本來就不易消化,再加上脾胃功能不佳,既生痰生濕,又會進一步加重和損害脾胃功能。
春季的飲食進補原則主要是以上七點,但具體運用時,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年齡、職業、疾病、所在地區等不同情況來處理。如糖尿病患者即使在春天也應以不吃甜食為佳。陽盛體質的人,大可不必補充陽氣,因為體內陽氣本來就偏盛。陰虛有虛火者補陽也須慎重。總之,上述飲食進補原則是根據一般情況提出來的,在應用中還必須因人、因地、因病製宜,這樣才有益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