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症狀 科學解密夢遊症的神秘麵紗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9 05:57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77次

  在生活你有過夢遊的經曆嗎?在科學角度上,夢遊其實是一種睡眠綜合征病症,當然夢遊也是身體健康有問題的一種標誌,那麼,關於夢遊的症狀你有了解過嗎?夢遊的一些治療方法你知道哪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夢遊的科學知識,請看下文。

  夢遊症狀

  一、夢遊症狀簡述

  夢遊又被人們稱為“迷糊症”,主要是指在睡眠中的患者突然的起身活動的現象,然後又躺下睡覺,當睡醒以後對睡眠過程中的一切活動卻一無所知。

  夜遊症不是發生在夢中,而是發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階段,此階段集中於前半夜。故夜遊症通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前2-3小時。夢遊症多發生在小兒期(6-12歲),可發生在兒童的任何時期,但以5-7歲為多見,持續數年,進入青春期後多能自行消失。

  在小兒期,偶有夢遊症的比例為15%,頻繁發生的比率為1%-6%。男多於女。同一家係內夢遊症發生率高,這說明夢遊症有一定遺傳性。夜驚發作多發生在入睡後半小時之內,最遲不超過2小時。

  二、夢遊症狀原因

  心理社會因素:兒童群體的夢遊現象主要與患者的心理因素相關。如果生活無規律,生活或學習的壓力過大,學習節奏過於緊張等一係列的環境因素都可能引起夢遊症的發病。

  睡眠過深:由於夢遊症常常發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種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過度勞累、連續幾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藥物等,均可誘發夢遊症的發生。

  遺傳因素:家係調查表明夢遊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陽性家族史的較多,且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較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說明該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發育因素:因該病多發生於兒童期,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停止,表明夢遊症可能與大腦皮質的發育延遲有關。

  夢遊症的治療方法

  一、厭惡療法

  世界著名演說家馬克吐溫曾吐槽式地教育一個夢遊者:“我會治療夢遊症,而且是包治愈。隻要在床前撒上一把圖釘,保準讓你遠離夢遊症。”

  雖然此法具有傷害性而難以叫人接受,但它很合心理治療的原理。治療夢遊症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仍是厭惡療法,隻是施行的方式要溫和得多。通過病因分析,已經知道夢遊多少是一種象征性的願望補償,通過厭惡療法把夢遊者從夢中喊醒,打破了夢遊者的行為定勢,使這種下意識的行為達不到目的,那麼夢遊就會逐漸消退。

  采用厭惡療法有兩個關鍵之處,一是設法在患者夢遊時喚醒治療者,二是及時中斷患者夢遊行為。

  二、精神宣泄法

  從前麵的病因分析可以得知,夢遊是精神壓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夢遊症狀必須要做的是解除內心深處的壓抑。其實要尋找夢遊者的病因是非常簡單的,夢遊者的夢遊行為十有八九代表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那位丈夫把獵槍對準妻子,是在夢遊中借助自己的意象來發泄內心的不滿。

  如果夢遊是夫妻間隱性衝突造成的,自療方法進行心理調整。解除患者內心深處的壓抑感是治療夢遊症的關鍵之處。上述那位患者的妻子就必須與丈夫促膝談心,努力解決存在的矛盾與衝突。

  事實上,夢遊症在兒童中的發生率頗高,這些夢遊往往是想念親人所致。家長或孩子的管教者應給孩子更多的的溫暖,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減少孩子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有可能的話,應盡早讓孩子與親人相見,或通個電話、寫封信,這些方法可有效地消除孩子對親人的過分思念。

  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日常生活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高度的緊張狀態,注意早睡早起,鍛煉身體,使睡眠節律調整到最佳狀態。

  四、注意睡眠環境的控製

  睡前關好門窗,收藏好各種危險物品,以免夢遊發作時外出走失,或引起傷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五、注意保護性醫療製度

  不在孩子麵前談論其病情的嚴重性及其夢遊經過,以免增加患兒的緊張、焦慮及恐懼情緒。

  六、推薦金牌睡姿“半側臥”

  《“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說:“屈膝側臥,益人氣力,勝正偃臥。”是主張以側臥為宜。但其“側臥”之說,是指“半側臥”,保證了周身部位的放鬆、氣血的順暢、髒腑的通達的“半側臥”之說。人在睡眠中的姿勢不可能一成不變,一夜之間,總得翻幾次身,以求得舒適的體位,其實無論怎樣的睡眠POSE,放鬆身心,舒適而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