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酒 年末聚會牢記八大飲酒誤區
誤區一:吃肉打底,能保護胃壁,不易醉
先吃點肥膩食物,可以減緩酒精進入身體的速度,但不會減少酒精的吸收量,所以隻會遲些醉,並非不易醉。相反,由於醉酒過程推遲,會令人容易多喝幾杯,反而醉得更厲害,增加酒精中毒風險。
誤區二:幾種酒摻著喝容易醉
無論喝一種或幾種酒,均不會影響身體對酒精的吸收,隻要攝入酒精達到一定分量,便會令人產生醉酒感,與酒的種類無關,這不是健康飲酒的方式。不過,幾種酒摻著喝,對腸胃、肝髒等器官刺激較大,更容易導致腸胃不適。
誤區三:酒量和身材、性別有關
一般來說,女性體內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體重、身材也是決定酒量的重要因素。攝入同等數量酒精時,胖人和高個兒的人由於體內水分和血量更多,血液中酒精濃度較低,相對不易醉,所以看上去酒量好。但是,由於對酒精的吸收還取決於很多其他因素,包括個人基因、新陳代謝率、正服用的藥物等,所以,酒量不能單靠身材、性別來判斷。
誤區四: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
長期喝酒,不斷刺激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會增加其分泌量,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覺酒量變好,但不會減少酒精對身體的損害。酒精依賴肝髒代謝,長期攝入大量酒精,會令肝髒負荷過重,產生病理變化,導致脂肪肝、肝硬化;也會損害神經係統,降低生育能力,誘發中風、心髒病等多種疾病,更增加致癌風險。
誤區五:喝酒禦寒暖身
飲酒後,血管受酒精刺激擴張變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膚,帶來暖意,但這隻是一時假象:短暫溫暖過後,由於血管無法及時收縮,反而會加快身體散熱速度,令人感覺更冷。
誤區六:酒精是興奮劑,一醉解千愁
酒精其實是壓抑劑,會麻痹大腦中樞神經,降低自控能力,令醉酒者做出平時不會做的事,如大吵大鬧,所以給人的錯覺是興奮、情緒高漲。不過,隨血液酒精濃度升高,身體會逐漸產生各種不適,反而令人更加抑鬱沮喪。
誤區七:平躺睡一覺就能醒酒
醉酒的人常會嘔吐,如果平躺,嘔吐物會倒流入氣道,阻塞氣管,引起肺炎,甚至窒息致死,所以必須讓醉酒者側睡,以便使嘔吐物流出口腔。另外,也不要讓醉酒者單獨在陌生環境中休息,如KTV、酒吧等,以免發生意外。
誤區八:冷水澡、熱咖啡或濃茶,均有助醒酒
冷水澡及熱咖啡,或許會令人短暫恢複清醒,卻不能降低血液酒精濃度。而咖啡及濃茶中的咖啡因、茶堿等物質,均有利尿的功效,會刺激身體排出大量水分,更不利於稀釋酒精。
飲酒的危害——酒精中毒最可怕
過量飲酒對健康極為不利。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其代謝過程中會對肝細胞產生毒性損傷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急性酒精中毒:引起情緒不穩定、知覺和記憶障礙、視力減退、平衡失調;頭暈、複視、肌肉協調減退、共濟失調、語言含糊;昏迷不醒、感覺缺失、聽覺和觸覺減退,可能導致呼吸中樞麻痹、循環衰竭而致死。臨床上可分為興奮期,即出現頭昏、無自控力,自感愉快,顏麵潮紅或蒼白;共濟失調期,即患者動作不協調,語無倫次等;昏睡期,患者表現為沉睡,顏麵蒼白,體溫降低,皮膚濕冷,嚴重者會深度昏迷。
2、慢性酒精中毒:為長期飲酒造成的對酒精的依賴性,形成酒癮。
3、消化係統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炎、胃潰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4、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而且部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演變為肝細胞肝癌。
我國診斷酒精性肝病的標準是:長期飲酒史(一般超過5年),折合為純乙醇量,男性>40g/天,女性>20g/天,或兩周內大量飲酒(80g/天)。純乙醇含量換算公式:乙醇量(g)=飲酒量(ml)×乙醇濃度(%)×0.8(乙醇比重)。
5、心腦血管疾病:對有心髒基礎疾病的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大量飲酒可誘發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精神疾病等。另外,飲酒還會引起內分泌係統、呼吸係統、生殖係統、神經係統疾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
飲酒適量也有好處
1、喝點小酒,減壓促消化:其實,喝酒隻要能掌握好尺度,就能促進健康、有益身心。
2、減輕壓力:已有研究認為,少量或適量飲酒有助於減輕精神壓力,振奮精神,增強情感,緩和憂慮和緊張心理,減輕抑鬱症的臨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