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保健 男人更年期的保健二三事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9 09:56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65次

  男性也會出現更年期症狀,比如發熱、躁動不安、愛出汗等血管舒縮功能失調的症狀,以及敏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急躁、愛發脾氣、抑鬱等精神心理症狀,許多人還會出現性功能減退等。因此,包括一些醫生在內的許多人習慣性地把這一時期稱為男人的“更年期”。其實,這個詞用在男人身上並不準確,容易讓人們忽視了男性出現上述症狀的真正原因——睾酮缺乏。

  “男更”正確說法:LOH(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這一說法,最早是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到了1944年,就有醫學家指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命名“用詞不當”。因為男性在50歲以後出現的潮熱、抑鬱、煩躁不安等症狀,元凶是男性體內睾酮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

  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鄧春華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睾酮是男性性腺(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是決定男性特征的最重要物質,其生理作用廣泛,生殖、泌尿、皮膚、骨骼、肌肉、造血、心血管及神經係統等均有雄激素受體,因此對男性生活質量有重大影響,被稱為“打造男人的激素”。研究發現,體內睾酮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是男性出現類似女性更年期症狀的主要因素之一。男性在30-90歲期間,體內的睾酮水平每年平均下降1%-2%,總下降幅度高達30%-50%。40-70歲的男性中,約30%-40%的人會有一種或數種“更年期”症狀,且症狀種數會隨年齡升高而增多。到80歲以後,幾乎80%-90%的男性都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症狀。因此,在1994年,有人提出把男性更年期改名為“中老年男性睾酮部分缺乏症”(PADAM),得到了廣泛認可。

  2002年,國際老年男子研究學會將其重新命名,終於有了一個最新也最科學的稱呼——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LOH)。稱其為“遲發性”,是因為性腺功能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病變在性腺本身的稱為“原發性性腺功能低下”,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稱為“繼發性性腺功能低下”,而對於男性在中老年時期出現的就被稱為“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了。

  LOH知曉率太低了

  2002年,一項對上海、江蘇、安徽2000多名40-70歲男性的調查顯示,55.28%的被調查者有睾酮部分缺乏的不同症狀,但被調查者對睾酮缺乏的知曉率不到四成,接受治療的比例更低。2009年2月,《生命時報》記者在北京團結湖地區隨機采訪了79名男性,發現隻有一人能說出中年以後出現煩躁易怒、乏力、肌肉力量下降、性欲減退等症狀,與睾酮缺乏有關。無一人認為,睾酮缺乏是一種病,需要治療。

  鄧春華指出,睾酮對全身各係統都有直接或間接的生理作用,睾酮缺乏將會導致骨骼、肌肉、情緒和認知功能、性功能、血液和心血管等器官出現一係列病理生理學改變,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會誘發一係列疾病。

  比如,骨骼是睾酮的靶器官之一。睾酮缺乏的男性骨礦密度較他人低;在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的男性患者中,7%-30%存在睾酮缺乏。2005年,一項針對748例50歲以上男子的分析發現,睾酮水平低者發生抑鬱症的風險要高2.1倍。

  中老年男性患輕度貧血較為常見,原因之一就是血清睾酮水平低。此外,因心絞痛進行冠狀動脈造影的研究發現,冠狀動脈病患者的血漿睾酮水平顯著降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若提升血漿睾酮水平,能提高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除了上述不良影響,睾酮缺乏還與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性功能減退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治LOH,補充睾酮是關鍵

  在采訪中,專家強調,中老年男性一旦出現LOH相關症狀,應該去醫院檢測體內睾酮水平,如果發現低於標準值,就要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般,LOH的診斷包括三方麵內容:症狀評價、血清睾酮水平測定和試驗性睾酮補充治療的反應。三者是統一又相輔相成的,單純有症狀或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但對睾酮補充治療無反應的患者,就不能診斷為LOH,應該進一步檢查可能引起症狀的其他原因。

  目前,治療LOH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缺啥補啥”——外源性地補充睾酮。常用的藥物是一種口服的十一酸睾酮製劑(安特爾)。它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與人體主要內源性雄激素相同。除了全麵有效地緩解LOH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外,它是口服劑型,攜帶方便,劑量可以隨時調整,停藥後作用迅速消失,不會產生長期不良後果。該藥已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有近30年的安全用藥經驗。

  鄧春華呼籲,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應該加強人們對LOH的認識和重視,做到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減少症狀的發生率以及減輕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及惡劣的生活環境,都是導致睾酮水平下降的原因。40歲以後,男性應該定期檢查睾酮水平;一旦發現不適,要及時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