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疾病 艾灸化瘀通絡治療疾病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曆史。《黃帝內經》“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日本人須藤作等做過的灸法抗癌研究,還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膚組織中潛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艾灸養生療法:
每次艾灸10~15分鍾,每天一次。艾灸距離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紅即可,10次為一療程。

合穀穴:
合穀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合穀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原氣彙聚的重要穴位,可疏通局部經絡氣血,具有治療麵部病症的作用。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腎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艾灸這些穴位,可增強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水腫。
水分:
臍上1寸。艾灸此養生穴位可助收腹消脂,同時可消除水腫。
三陰交穴:
在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艾灸此養生穴位可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調節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