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的作用 針灸不同穴位作用不同
三陰交穴:針對婦科病皆有效
位置:三陰交穴位於小腿的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小腿內側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作用:三陰交穴屬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三經交彙之處,又名“女三裏”,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

刺激三陰交穴,對於任何婦科疾病都有一定效果。比如痛經、月經不調、女性更年期綜合症、氣血不和、手腳冰冷等等。
操作:痛經或月經不調者,在月經開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鍾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婦不宜。
足三裏穴:人體保健第一要穴
位置:足三裏穴位於膝蓋前外側下方凹陷處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的位置。
作用:足三裏號稱人體保健第一要穴,民間有“常灸足三裏,勝吃老母雞”之說。刺激足三裏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增強消化功能,增進食欲;改善心髒功能,調節心律;常按揉足三裏穴能預防和減輕很多常見病,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胃下垂、嘔吐、腸炎、便秘、膽囊炎、膽腎結石絞痛及糖尿病、高血壓等,並對解除急性胃痛效果明顯。

操作:每天用拇指輕輕按揉足三裏,每次時間維持在兩到三分鍾,力度隻要感覺局部有酸脹感為宜。如果處於一些緊急情況,例如胃痛急性發作了,但是所穿的褲子卻是很緊,這時可以用鼻尖隔著衣物來刺激這個穴位,以症狀減輕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