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如何調理 推薦3款湯水幫你祛濕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8 14:52中醫養生
字體:
瀏覽:84次

  氣候多變,尤其是南方天氣多陰雨,身體很容易出現濕熱。體質稍差的人身體就會折射出很多不良反應,所以身體健康調節顯得十分重要,除了多曬太陽,多運動來祛濕,食療也是很多功效的。那麼濕熱吃什麼祛濕好呢?下麵正佳養生的小編就為大家介紹4款祛濕湯。讓你輕鬆一夏。

  體內濕熱三個證型的治則治法分述如下:

  熱重濕輕

  證候:發熱,汗出,口渴欲飲,惡心嘔吐,納呆,兩脅脹痛,身重頭昏,心煩心悸,或胸悶氣促,脘痞腹脹,小便短赤,大便幹結,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脈滑數。

  病機:長夏之際,濕熱熏蒸,侵入人體,與濕相搏;過食肥甘,飲酒太多,釀生濕熱了;素體陽盛,或有伏火,感受濕邪,鬱而不達,蘊結濕熱;素體陽虛濕盛,或感受疫毒,或五誌化火,濕遏熱伏,或體濕誤服溫燥藥,使熱毒更盛,達營入血,濕邪鬱久不得除而生熱;如是誤治失治,濕熱性類的疾病大多會轉變為熱重濕輕。若熱盛於陽明胃,故口渴欲飲,濕阻於太陰脾,則,惡心嘔吐,納呆、脘痞腹脹。脾胃濕熱若熏蒸於肝膽,則易患黃疸(陽黃);熱熾灼液,故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脈滑數等,也為濕熱俱盛之證。

  濕重熱輕

  證候:無身熱或身熱不揚,頭重肢困,胸悶脘痞,胃納呆、腹脹腸鳴、甚或惡心嘔吐,口淡不渴或口渴不欲飲,小便微黃,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脈濡緩或濡滑。

  病機:住處卑濕,水中作勞,汗出當風,濕衣裹身,濕邪客體;肺氣失宣,腎陽不足,脾虛運化失司生濕,三焦氣化不利等導致水濕過剩。濕漸化熱,乃濕中蘊熱,熱輕濕重之證。濕為陰邪,故無身熱或身熱不揚;濕性凝滯,濕濁內阻,氣機不暢,所以見頭重肢困,胸悶脘痞等症;而濕濁困阻也會反過來困阻脾胃,則脾胃運化失常,故有胃納呆、腹脹腸鳴、甚或惡心嘔吐,口淡不渴或口渴不欲飲,小便微黃,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脈濡緩或濡滑等,也是熱輕濕重的征象。

  濕熱並重

  證候:神疲乏力,頭重身困,胸悶脘痞,兩肋隱痛,腰部脹痛,惡心嘔吐,胃納呆,口渴不欲飲或喜熱飲,發熱汗出不解,小便短黃,大便溏而粘滯不爽,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清濕欠早,久必鬱熱,化熱入裏。裏熱轉盛,故小便短少黃赤,發熱漸高,但不隨汗出而解;口渴為熱盛之故,但濕邪中阻,故雖渴而不欲多飲,惡心嘔吐,胸悶脘痞,胃納呆等症,是濕熱鬱阻於脾胃之故;大便溏而粘滯不爽,色黃如醬,是濕熱膠結大腸;濕熱相搏,腰絡不利,故腰部脹痛,伴有熱感;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等,均是濕熱並重的表現。

  濕熱吃什麼好

  第一:玉須泥鰍湯

  材料:泥鰍、雞胸脯肉、小排骨、玉米須、蔥薑、食鹽、麻油

  做法:將泥鰍破開腹部然後清洗幹淨,最後用開水焯一遍,瀝幹水分;將排骨切塊;將排骨放在砂鍋的最頂層,然後上麵放泥鰍;隨後放入蔥薑以及適量的開水;玉米須用紗布裝好,然後紮緊口袋一起放入砂鍋中;小火熬煮到六七成熟的時候放入雞胸脯肉絲,爛熟之後放入食鹽以及麻油,起鍋服用。

  功效: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泌尿係統感染、高血壓以及黃疸肝炎以及糖尿病等等。泥鰍性平,服用之後具有補中益腎的作用,而玉米須性平,能夠平肝清熱。

  第二:潤燥黃豆肉排湯

  材料:黃豆、肉排骨

  做法:將黃豆洗幹淨之後浸泡十五分鍾;肉排洗幹淨之後切塊,然後用食鹽醃漬大約半個小時;將肉排骨和黃豆一起放入燉鍋中,隨後小火熬煮2個小時。加入適量的食鹽就可以吃肉喝湯,並且全家人都是可以服用的。

  功效: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去除體內的濕氣,對於去濕熱有著很不錯的作用。另外,日常如果出現了便秘、腳氣以及濕疹等情況,服用這道食譜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黃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少量的經常服用對於身體很有好處,不過如果過量服用容易導致身體發胖。

  第三:土茯苓燉水蛇

  材料:土茯苓、水蛇、紅棗、生薑

  做法:將水蛇切段並且清洗幹淨,然後飛水一下備用;將土茯苓去皮之後切片;然後將土茯苓、水蛇、紅棗以及生薑片一起放入燉鍋中,大火燉煮3小時,起鍋之前加入適量的食鹽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一定要選擇水蛇,而不是泥蛇,這兩種之間還是具有區別的,泥蛇的顏色比較的黑,雖然這兩種的外貌比較的相似,但是實際的燉湯效果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功效:這道食譜不僅比較的滋補,同時水蛇肉也很鮮甜,對於身體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