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則是對孩子影響最為之大的,父母始終會成為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子女將來也會成為爸爸媽媽,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最為重要的,和父母的相處時間多過與同學,朋友的時間要長,孩子的模仿能力也是非常的強,所以父母所做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們,那麼下麵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是什麼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沈陽市心理研究所首次曝光了沈陽家長中最愛說的6句暴力語言,分別是:“廢物”、“就知道吃”、“豬腦子”、“丟人”、“怎麼不去死”、“是人都比你強”。這些暴力語言都是家長無意中說的,但給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青少年帶來極大的傷害。會打擊孩子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形成逆反心理等。(4月2日《遼沈晚報》)

  據《遼沈晚報》報道,為了更醒目地讓沈陽家長認識到暴力語言的危害,沈陽市心理研究所聯合藝術家解勇,將沈陽家長平時常對孩子說的“廢物”等6句暴力語言,製作成互動裝置。即將6句話組合成一件件純鋼製成的手槍、匕首、弩等凶器。活動通過孩子和家長聯手組裝的的互動形式,讓家長們反思家庭語言暴力給孩子行為的養成帶來影響。透過該篇報道,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也該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經常有意無意拿暴力語言來傷害孩子呢?

  就在前幾天,筆者目睹了友人教子一幕。因孩子有一道題不會做,友人一看是一道簡單題,這讓他大為惱火。友人責怪道:“你真是個笨蛋!這些都教過你,到現在還不會?”孩子淚水漣漣地跑出了門,邊跑邊嘟囔著:“沒有教我啊!”其實我並不讚成朋友的這種談話方式,恐怕“笨蛋”兩個字也會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裏麵。說實在的,這樣的家庭訓子,可能在大多數家庭都會時時刻刻上演。

  事實證明,孩子好多心理問題的產生大多數來自於家長不恰當的語言表達以及因此而生的誤解與矛盾。當孩子長時間處在家長這種“暴力語言”的環境當中,他們的心理問題就有可能被延續、固化甚至激化。今年《錢江晚報》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8歲男童報警抓媽媽,原因是他想看動畫片可是他的媽媽卻逼他寫作業,孩子無奈下報警求救。我們無法想象,這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該有多糟糕。造成這樣的局麵,恐怕也與家長不當的語言表達方式有關吧。

  現在我們經常提家風,家風是什麼?筆者認為如果父母現在經常用暴力語言傷害孩子,那麼等孩子長大了恐怕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傷害他的孩子,這樣的惡性循環恐怕我們都不願意看到。希望現在做父母的您,別再總拿暴力語言傷害孩子了。營造良好的家風,不妨從放低姿態與孩子做朋友交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