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序原則
剛開始給嬰兒提供輔食時,要注意先蔬菜,後水果。蔬菜可以從泥開始,水果則先提供汁,待寶寶適應後再提供鮮果泥。這個順序主要是考慮到先嚐過甜味水果的寶寶,往往不再喜歡吃蔬菜。因此,應該先給4~6月齡的寶寶提供蔬菜,如胡蘿卜泥、土豆泥、青菜泥、豌豆泥、番茄泥等,然後再提供水果汁,如橙汁、蘋果汁等。起初,果汁與涼開水以2:1、1:1的比例調製,慢慢過渡到直接提供鮮果泥,如蘋果泥、香蕉泥等。
2.適量原則
由於寶寶的胃容量小,水果吃得太多,會影響喝奶和吃飯菜,造成熱能和營養素攝入不足,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影響生長發育。有些父母給小寶寶每天吃一隻蘋果,一根香蕉,這樣的量就偏多了。水果中的纖維素和果膠,既不能被消化吸收,又會產生飽脹感,同時也不能提供熱能,而且水果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很低,因此吃水果要適量,並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寶寶可在午睡之後吃,1歲以上可安排在飯後。
3.個體化原則
有些水果屬溫熱性,有些水果屬寒涼性,也有些水果屬平性。在給寶寶吃水果時,不要總是盯著一種水果,例如常吃橘子或芒果,對內熱體質的寶寶就容易上火,可出現口腔潰瘍、大便偏幹;常吃西瓜或梨,對虛寒體質的寶寶來說,就可能引起腸道不適或腹瀉。因此,要經常變換水果的品種,尤其要適合寶寶的體質情況。冬夏兩季要挑選與時令性質相反的水果,如夏天可吃西瓜、梨、獼猴桃、橙子、蘋果、香蕉之類寒涼或平性水果。冬天可吃芒果、桔子等熱性或平性水果。挑選適合寶寶體質的水果才有利於寶寶的健康。
4.衛生原則
由於水果在生長過程中使用了農藥,在采集、運輸、銷售過程中又極易沾染微生物,特別是致病菌和寄生蟲卵或其他有害物質。因此水果在食用前必須清洗幹淨。比如在製作橙汁時,可先用固本肥皂將橙子洗淨、擦幹後再榨汁。有些皮很薄的小水果,如葡萄、草莓、楊梅、櫻桃、杏等,在清洗掉表麵的灰塵雜物後,好在淡鹽水中浸泡10分鍾,然後用流動水衝洗幹淨;或用蔬菜水果洗滌劑浸泡15分鍾後,再用流動水清洗幹淨。過去常用高錳酸鉀殺菌,但效果較差,目前已不推薦。一些個頭大的水果,如蘋果、梨要削皮後吃。芒果去皮後,或木瓜去籽後,可用勺子將果肉挖出,做成果泥,拌在原味酸奶中吃。家長在製備水果過程中,要注意將雙手用肥皂認真清洗,所用的水果刀和案板都要清洗或消毒。否則容易引起寶寶腸道感染,甚至中毒。
5.新鮮原則
水果采集後仍具有活性,而且它本身含有氧化酶和過氧化酶,所以當水果外表破損時,容易發生腐敗變質。水果表麵又常沾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也會引起水果變質,有時甚至產生毒素,食用後會危害健康。因此必須挑選新鮮的水果給寶寶吃,如發現水果果肉顏色不正,如發暗、發黑或有異味等,就不要給寶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