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黃褐斑

  黃褐斑形成原因

  人的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表皮又分四層,從裏到外依次是基底層、棘層、顆粒層、角質層。人的皮膚新陳代謝的周期是 28 天,當新生細胞從基底層上升到角質層時,會將黑色素帶到皮膚外麵來,並隨著老化死去的角質細胞(皮屑)的自然脫落而剝落。皮膚表皮基底層存在吞噬細胞,能將黑色素顆粒吞噬掉,並使之隨著人體正常的排泄而排出體外。人麵部的表皮最薄,毛細血管最豐富,經絡運行彙集於頭麵,因此當器官或髒腑出現生理功能紊亂時,色斑的形成就會表現於麵部。

  黃褐斑,好發於前額、眉、鼻梁、兩頰、上唇等處,外形看起來象一隻蝴蝶,故又名蝴蝶斑;在肝炎晚期、肝癌、肝硬化、肝功能差的病人,皮膚變黑、發黃,同時伴有黃褐斑,通常亦稱為肝斑;婦女懷孕時,由於肌體內分泌發生巨大的變化,常出現黃褐斑,又稱妊娠斑,是一種常見的色素沉著性疾病。黃褐斑多與內分泌,特別是性激素失調有關,最常見於生殖活動期的婦女。

  黃褐斑的成因錯綜複雜,目前對其定義的確定尚不統一,蝴蝶斑男女均可發生,究其生成原因,主要是體內性激素所致。婦女懷孕後體內激素發生變化,黃體酮和雌激素分泌量旺盛,引起麵部皮膚色素沉著;腦垂體分泌黑色素也能導致局部皮膚顏色加深。青春期少女的垂體、子宮、卵巢等分泌器官功能失調也能產生較多的黑色素,沉著於皮膚內,所以青春期少女也可出現形如蝴蝶的灰暗色斑。此外,長期在野外工作、過多的陽光照射;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冬眠靈、苯妥英鈉;使用化妝品不當,也可生出蝴蝶斑。

  西醫病因歸就起來有以下兩種:

  1 、內因

  內分泌功能失調:體內雌雄激素分泌不均衡,雌激素可促使黑素細胞活性增高,黑色素分泌增多,遇誘因而發病(黃褐斑)。

  A 、妊娠期:即由於妊娠期體內雌雄激素因孕育胎兒的需要,出現不平衡,一般情況下不足以導致出現黃褐斑,但如果超出了該範圍,就會使黑色素細胞活性增高,黑色素沉著於比較敏感的皮膚位置,導致黃褐斑產生。生育後約有 70 %的患者,如產後調養有方,心情愉快,休息充足,黃褐斑可自愈,但也有 30 %的患者不能自愈,尚需要依靠藥物治療。妊娠期產生的斑又叫妊娠斑或孕斑。

  B 、月經不調:內分泌功能失調本身可以引起月經不調,也可以引起黃褐斑;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月經不調,如腫瘤、血液病、婦科疾病等。月經不調也可以直接引起黃褐斑,成為發病過程中的因果關係,在發病過程中,黃褐斑與月經不調也可以成為並列關係。

  ② 身體內部疾病在麵部皮膚的一種表現。

  A 、生殖器官疾病所致。月經失調、痛經、子宮附件慢性疾病,卵巢囊腫等生殖器官疾病可同時伴有麵部黃褐斑。

  B 、 內分泌腺病變,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時可產生黃褐斑。

  C 、 慢性疾病,如乙肝、結核、腫瘤等疾病均可能致使體內黑素細胞活性增高,遇誘因而發病(黃褐斑)。

  (二) 雀斑

  是一種好發於麵部的點狀褐色斑點,早的在兒童時期就開始發病,一般的人主要在成年後慢慢長出來,通常女性比較多,這種斑也非常影響美觀。

  雀斑的形成:

  遺傳因素:不過不一定是遺傳自你的父母,有可能是隔幾代遺傳。一般來說雀斑大多出現於皮膚較白的臉上。

  曝曬於陽光下:陽光中的紫外線一方麵刺激皮下的色素細胞活動頻繁,製造出大量的黑色素;另一方麵損傷皮膚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令黑色素無法順利排出而殘留在皮膚上,甚至沉積在真皮中。所以過度的日曬會加重、加深雀斑,但到了冬天雀斑又會逐漸變淡。

  雀斑的特點:

  1. 針尖至米粒大的棕色小斑點,因其形狀、顏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 雀斑好發於顏麵、頸部、手臂等日曬部位,麵部多散布在兩頰及鼻梁。

  3. 雀斑數量多少不定,各個之間互不融合。

  4. 一般幼年時就有,女性多於男性,常伴有家族史,無其他症狀。

  雀斑發病率約 18.7%,女性居多。通常在5歲左右出現皮損,青春期前後常加重。皮損常發生在暴露部位,特別是麵部,尤以鼻和頰最為常見,重者可累及手背、頸、肩、背上方等部位。表現為淺褐或深褐色點狀色素沉著斑,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界清楚,直徑一般在 2mm 左右,表麵光滑,孤立而不融合,分布疏密不一。無任何自覺症狀。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且與日曬關係明顯,其色素斑點的數目、大小、顏色取決於吸收日光的量及個體對日光的耐受性,夏季雀斑的數目多、形體大,為深褐色,冬季則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