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在養生中的重要性

編輯:東方女性2014-11-26 12:51養生保健
字體:
瀏覽:382次

脾胃在養生中的重要性

  在中醫裏,脾胃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位於中焦,共同承擔著將食物運化並生成氣血的重任,周身的精、氣、血、津液都必須依靠脾胃來供給。所以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滋養元氣之源”,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四時以胃氣為木”“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等說法,足見脾胃的關鍵作用。

  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脾氣虛弱或出了問題,很可能會隨之影響到心、肝、肺、腎等其他髒器的功能,五髒不調或虛衰,繼而引發很多疾病。

  “養脾冒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W此,脾胃健康也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中醫的脾胃概念

  中醫所說的脾胃概念與西醫有著很大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中醫裏的“胃”與現代醫學中的胃基本一致,它有接受食物和“腐熟”(消化)食物的功能。而“脾”則包括了所有與消化、吸收有關的器官,如脾、胃、胰、腸等,以及與代謝有關的器官如肝、膽、肌肉等。因此,中醫裏的“脾胃”不僅僅是指兩個髒器,而是從功能角度出發,綜合涵蓋了消化係統和部分循環係統。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主肌肉與四肢等。脾的功能有:

  √主運化水穀,也就是消化,還能吸收和輸布水穀精微。

  √主升,也就是把食物中的營養輸送到心肺,並防止內髒下垂。

  √主統血,也就是為血液運行提供約束力和控製力,防止出血,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

  胃與脾互為表裏關係。胃的功能和特性有:

  √胃主受納、腐熟水穀,也就是有容納和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胃主通降,指胃氣宜保持暢通、下降的運動趨勢,以保證食物的徹底消化和糟粕的排泄。

  脾與胃的關係,應陰陽協調,燥濕相濟,一納一運,升清降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的任務。“納食在胃,運化在脾,脾升則健,胄降則和。”一方失調,必引起另一方異常。如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就會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可出現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症。反之,若飲食失節,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也會影響脾的升清與運化,可出現腹脹、泄瀉等症。

  養生須先養脾胃。胄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製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虛衰有關。雖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樣,但必須要一起養才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