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怎麼對待你都是你教會他的/隱性關係的認同

編輯:東方女性2019-05-06 16:17心理健康
字體:
瀏覽:100次

  一個典型的經曆婚姻危機的中年婦女的前半生可能是這樣的,為了孩子和家庭付出了任勞任怨,勤勤懇懇,七天二十四小時都在為這個小家付出自己所能給予的一切。但是卻並沒有換來丈夫的感謝和珍惜,反而是丈夫的嫌棄和冷淡,最終她發現丈夫背叛了當初的誓言,而自己成為這場婚姻中徹底被孤立和犧牲的受害者。

  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女性可能會站起來憤慨的討伐那個無情無義的男性,咒罵他不僅剝削和榨幹自己的妻子並且最終還在她人老珠黃,毫無任何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的時候拋棄和傷害了她。這大概是一個中年女性所能遇到最為糟糕的處境,在毫無生存技能的時候被拋出了居住多年的籠子並且萬念俱灰,傷痕累累。

  但是這位女性僅僅隻是純粹的受害者嗎?在一段顯性的關係中,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清晰並且彼此認同的,比如夫妻關係,朋友關係,或者父女關係。但是每段關係的實質並不像顯性關係那樣明確,而是有著彼此認同的隱性模式,這其中包含我們通常所說的施虐和受虐的關係,傷害和受害者的關係,付出和索取的關係,拯救和被拯救之間的關係等等。

  而這些隱性的關係模式才真正決定了一段關係的質量和持續時間。再回到這位中年女性的處境來,在剛開始確定和建立這段關係的時候,她和丈夫之間的顯性關係是確定的,但是隱性關係卻有著多種可能,而這種可能的不同不僅僅在於丈夫對待她的言語和行為,同時也在於她對丈夫的言行的認同與否。

  重要的並不是是否他的丈夫將她長時間置於這樣一種被傷害和被剝削的位置,而在於她對發生自己身上的事件的反應,而這才是她在隱性關係中處於怎樣的角色和位置的決定性因素。換言之我們無法控製和決定環境和他人將會帶給我們什麼,將會至於我們於何種境地,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行為選擇拒絕或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