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討好型人格,談談那些渣男體質的女性
追求一段美好的感情和婚姻是每個女性內心的願望,雖然不同個性的女性有著不同的擇偶標準,但是總體來說對於理想中的戀人或者伴侶女性通常有著一些共同的期待和要求,即善良、溫和、誠實、有上進心,能夠同等程度的回應自己的感情等等。但是在這樣默認的共同標準下,一些女性隨著戀愛經驗的增加以及年齡漸長,對自己的性格和選擇的更深的了解的情況下並沒有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感情和對象,反而總是重複陷入相似的虐戀中,被那些自身帶有很多問題甚至根本不愛她們無法回應自己感情的男性一再的吸引和傷害。
通常這樣的女性往往有著自身的一些未處理好的情結和問題。一方麵她們往往對愛情有著錯誤的理解,一提到愛情或者真愛之類的字眼總是將它們和痛苦相互聯係起來,這是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有關愛的信息和語言的塑造而形成的一種自動化的思維,即真正的愛情一定意味著很多痛苦,而在這段感情中所感受到的痛苦越強烈,則意味著彼此之間的愛越深,越強烈。
一位四十多歲語言學家這樣描述自己的第一段感情,她和當時男友一起去了西班牙,晚上的時候他們因為某件事吵了起來,男友摔門而去,她覺得十分痛苦和恐懼,一方麵是因為年齡尚小的她當時第一次去一個陌生的國家,而且對當地的語言一無所知,對於一個人在深夜處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心懷畏懼。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和男友的爭吵以及他的離去都讓她感到十分痛苦。但是她接著回憶道在經曆那種痛苦和恐懼的同時,她的內心同時也在驚歎,原來這就是真正的愛情的感覺,她覺得自己終於真正經曆了愛情,因當時發生的一切以及帶給她的感受驗證和滿足了她對愛情的一切想象。
然而當她四十歲再回過頭看看當時的自己和當時的感情,她很難承認那就是愛,那或許是很多女性心中所幻想的愛情,但是在有了諸多的人生經曆之後,她明白真正的愛情並不是如此,而我們之所以對愛抱著如此多相互矛盾的定義即幸福的,痛苦的,令人迷戀的,令人絕望的等等,是因為我們的語言以及我們所從媒體上接接收的愛情的概念和形象填充和塑造了我們對愛情的想象和定義。我們在還未經曆它的時候就已經生動的想象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