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依靠任何人的女性,是獨立還是情感疏離?(2)
這樣的生活對於她們自身來說也是一種折磨,但是她們仍然在扛著獨立的旗幟驕傲的將自己所有的情感、熱情和活力牢牢的禁錮在自己的世界中,對他人和外麵的世界充滿了不信任。
而它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很可能是因為她們敏感的心靈和身體曾經遭受了巨大的傷害和印記,使得她們之前的生命始終限製著她們以後的生活。
一位從小被父親和外公拋棄,眼睜睜看著母親死於肺癆的小女孩,被鄰居收養,但鄰居給她的隻是鞭打和謾罵,甚至想要將她買給一個有錢的老爺。
被一個好心人意外救了的小女孩,並沒有因此感激他,而是對這個好心人的企圖同樣充滿著懷疑。
無論是從這個小女孩身上,或是我們認識的人還是我們自己身上,我們都會多多少少發現這樣的傾向,即我們生命中之前的那些具有創傷性的事件很大程度上成為我們體驗這個世界的底色。
無論是來自家庭的不幸經曆,或者來自失敗的感情的挫敗和痛苦,害死發生在我們自身身上的一些遭遇,都可能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視角,這既是組成我們自我的一部分,也成為限製其他部分自我發展的阻礙,它看起來個人獨立的選擇,實質上隻是對情感可能帶來的傷害的逃避。
然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當我們逃避了痛苦的可能,同時也逃避了幸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