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營養價值以及飲食禁忌

養生功效
①豬皮
性平,富含動物膠質,可加工熬煉成動物膠,有活血、止血、潤肌膚的功效,可治婦女血枯、月經不調等。
②豬腦髓
性寒,益虛勞、補骨髄、健腦,可治神經衰弱、頭暈、老人目眩。
③豬膽
性寒,有淸熱、涼肝火、通便結、除煩渴的功效,可治目疾、咽喉腫痛、百日咳等。
④豬肺
性微寒,可補肺,治虛寒久咳、肺虛痰喘。
⑤豬肝
性溫,可補肝明目,治婦女幹血癆、夜盲、貧血、目霧昏花、小兒疳積等。
⑥豬胃
可治胃弱、食欲缺乏等。
⑦豬腎
性冷,補腎氣,通膀胱,可治腎虛腰疼、遺精盜汗等。
⑧豬心
性平,有鎮靜、補心作用,可治心悸和精祌分裂症。
⑨豬骨
性平,適用丁肺結核、胸膠炎等。
⑩豬蹄
性平,有生乳益氣作用,可用於催乳。
適應證
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消渴蠃瘦、背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朕、利二便、止消渴等。
飲食宜忌
①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②禁忌人群
濕熱痰滯內蘊者及外感病人不宜食用;肥胖、血脂較高、高血壓者不宜多食。
食物相克
①豬肉不宜與蝦同食
海蝦性味甘鹹溫,可溫腎壯陽、興奮性機能;而淡水蝦性味甘溫,有補腎壯陽、通乳之功效。豬肉助濕熱而動火,如果兩者同食,則會耗人陰精,導致陰虛火旺。
②豬肉不宜與羊肝同食
羊肝氣味苫寒,有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之功效;而豬肉滋膩,進入腸冑後產生濕熱。兩者同食,容易導致氣滯胸悶。
③豬肉不宜與茶同食
因為茶屮含有的鞣酸容易與豬肉屮的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容易導致便秘。同時,還增加了人休對有毐物質和 致癌物質的吸收。所以,食用豬肉的時候,不宜大量飲茶。
④豬肉不宜與大豆同食
兩者同食容易導致氣塞氣滯,造成腹脹。
⑤豬肉不宜與香菜同食
因為香菜性辛溫發散,耗氣傷神;而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兩者同食,對人體健康不利。
溫馨提示
①食用時應剔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搭,即俗稱為“肉棗”的東兩,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若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②豬肉應煮熟食用,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料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髒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選購、儲存及妙用
①選購
a.看顏色選好肉
在肉鋪中往往有上肉、中肉的分別標示,此時隻要看肉的顏色,即可看出其柔軟度。同樣的豬肉,其肉色較紅者,表示肉較老,此種肉質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購買;而顏色呈淡紅色齊,肉質較柔軟,品質也較優良。
b.通過按壓來辨別
具有光澤且按壓時具有彈性者,即是新鮮的肉;肉質不堅實,且顏色不新鮮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無論如何烹調也不會好吃,並且脂肪一旦被氣化之後,便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適。
c.巧識含“瘦肉精”的豬肉
喂過“瘦肉精”的瘦肉外觀鮮紅,纖維疏鬆,時有少量水分滲出;而正常的瘦豬肉足淡紅色,肉質彈性好,沒有“出汗”現象。另外,要看該豬肉是否具有脂肪,如該豬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僅有少量脂肪,則該豬肉可能含有“痩肉精”。
②儲存
a.將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裏,噴上一層料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
b.將肉切成肉片,在鍋內加油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涼後放進 冰箱冷藏,可保存1周不變質。
c.將肉切成片,然後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冷凍, 再用塑料薄膜將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罝冰箱冷凍室貯存,可1個月不變質。
③妙用
a.燉老鴨時,可取豬胰一塊切碎同煮,鴨肉易爛,且湯汁鮮美。
b.鐵鍋漏了,可用生豬肝加黏土,搗成泥狀,補在漏洞處抹平,越燒越牢。
c.長時間不穿的皮鞋,在鞋麵上塗一點豬油,存放在陰涼幹燥處,不僅可以保持皮鞋的光潔度,還可以使皮鞋更加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