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雞蛋不可取 如何正確有營養的吃雞蛋

編輯:東方女性2015-06-05 11:29食療養生
字體:
瀏覽:94次

  雞蛋是一種好東西,網上有些人提倡雞蛋生吃,到底正確嗎?專家說雞蛋生吃不僅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吸引而且生吃雞蛋容易造成細菌汙染,因此生吃雞蛋不可取,那麼如何正確有營養的吃雞蛋呢?

生吃雞蛋不可取!如何正確有營養的吃雞蛋?

  一、生吃雞蛋為什麼不好?

  1、防礙人體對生物素的汲取

  生雞蛋清中附有一種叫抗生物素的物質,這種物質防礙人體對雞蛋黃中所含的生物素的汲齲雞蛋煮熟後既可將雞蛋內外的細菌殺滅,又可以破壞抗生物素,所以雞蛋不適合生吃。

  2、生雞蛋極易被細菌汙染

  雞蛋由雞的卵巢及其泄殖腔產出,而它的卵巢、泄殖腔帶菌率很高,所以蛋殼表麵甚至蛋黃可能已被細菌汙染,生吃很容易導致寄生蟲並腸道病或食物中毒。

  3、生雞蛋有腥味

  生雞蛋還有一股腥味,能抑製中樞神經,使人食欲減退,有的時候還能使人嘔吐。雖然雞蛋營養,但是生吃雞蛋不是好方法,不利於人體對雞蛋營養物質的吸收。

  二、雞蛋最營養的烹飪方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營養學專家認為,雞蛋以沸水煮5-7分鍾為宜。油煎雞蛋過老,邊緣會被烤焦,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學物質。

  1、打蛋花湯。

  在湯滾之際加幾滴醋,則蛋汁入水即呈現漂亮的蛋花了。

  2、蒸雞蛋羹。

  雞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適量的水之外,主要決定於蛋液是否攪拌得好。攪拌時,應使空氣均勻混入,且時間不能過長。氣溫對於攪好蛋液也有直接關係,如氣溫在20℃以下時,攪蛋的時間應長一點(約5分鍾),這樣蒸後有肉眼看不見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氣溫在20℃以上時,時間要適當短一些。

  3、煮雞蛋。

  重在掌握好時間,一般以8分鍾~10分鍾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質沒有鬆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質結構由鬆變得緊密,同樣不易被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