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種植物油的營養特點 避免植物油的一些誤區
植物油方麵的知識
植物油的營養分析
植物油主要含有維生素E、K、鈣、鐵、磷、鉀等礦物質、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膚滋潤有光澤。
植物油中的棕櫚油和椰子油的主要成分為飽和脂肪酸,與動物脂肪相同,所以在室溫下呈固態。
大多數植物油如花生油、紅花油、芥菜子油、玉米油、亞麻子油、堅果油、麻油、大豆油和葵花子油等主要都是由不飽和脂肪酸構成,因此在室溫下為液態。
建議食用那些主要由單不飽和脂肪酸組成的植物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芥菜子油、橄欖油和花生油等。
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包括玉米油、紅花油、大豆油、葵花子油和麻油等,這些油的味道都比較獨特。
各類植物油的營養特點。
①菜籽油從營養價值方麵看,人體對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達99%,並且有利膽功能。
②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最宜與動物脂肪混合食用,因為棉清油中亞油酸的含量特別多,能有效抑製血液中膽固醇上升,維護人體的健康。
③紅花籽油由於其主要成分是亞油酸,所以營養價值特別高,並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裏沉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醫療保健效果。
④芝麻油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別豐富的維生素E和比較豐富的亞油酸,經常食用芝麻油可調節毛細血管的滲透作用。
⑤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⑥亞麻油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食用品質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
⑦精煉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黃色或青黃色,其氣味芬芳,滋味純正。而且亞油酸含量與維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較均衡,便於人體吸收利用。
⑧大豆油的色澤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從食用品質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避免植物油的這些誤區。
誤區1:精煉才是植物油質量的保證
提煉過程可以去掉植物難聞的氣味,還能去掉由於保存不當而進入種子中的有毒物質。但是在去除這些雜質的同時,許多維生素等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也隨之失去了。
誤區2:永遠告別動物油
人們認為吃動物油易引發冠心病、肥胖症等,因而青睞植物油,其實這很片麵。
光吃植物油會促使體內過氧化物增加,與人體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褐素,在器官中沉積,會促使人衰老。此外過氧化物增加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結腸癌發病率。
正確的吃法是植物油、動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可以取長補短。
誤區3:標有不含膽固醇字樣的油才是好油
不含膽固醇這個標記隻不過是一個廣告用語而已。在植物油裏原則上是不可能沒有膽固醇的!
在精煉植物油的過程中,膽固醇不可能從油脂中被去掉。但是,在植物油中,膽固醇的含量與豬油和黃油相比,其數值還是很低的,動物油的膽固醇含量大概是植物油的10-25倍左右。但即使這樣,也不能說植物油中根本就不含膽固醇?
誤區4:橄欖油最貴,所以營養價值也最高
因為橄欖油提煉起來比較困難,其生產的勞動價值高,所以價格也就水漲船高了。橄欖油有很多好處,所含維生素含量是最高的。
如此好處多,但是也不能光吃橄欖油,因為每一種植物油都有自已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