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針療法中的點刺法 點刺療法的手法是如何
點刺療法
用鋒利的針,在人體皮膚表麵,或關節周圍,脊椎兩旁,輕輕一點一點的刺激,叫做點刺療法。因為此法又快又利落,可以在3~5分鍾內完成,故又叫“快速淺刺法”。
古書有載:
在《黃帝內經》中的“皮刺”、“毛刺”,就是記載最早的對人體淺層部位刺激的一種方法。
民間流傳的淺刺法有多種,概括地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單針淺刺,另一類是多針淺刺。
單針淺刺是用一根針進行淺刺。針雖一根,其形式則有多種多樣。如圓錐形、禪杖形、龍頭形、三棱針、四棱針等。
多針淺刺,是用多針結紮在一起來治病,如七星針、梅花針。因為針多,故又稱叢針。
點刺療法的手法。
手法在點刺療法中顯得十分重要,要求比體針還要嚴格。
1、刺的技術要求點就是刺的準快、排列均勻、深淺適度。
對於患者而言,這樣的刺法要求點才不會使之感到痛苦。人由於勞動、職業、年齡、性別等不同,皮膚的厚薄各有差異。冬天、夏天氣溫不同,對皮膚的緊張度亦有影響。
因此,在刺入深淺上應靈活掌握,一般以0.05cm或O.1cm的深度為宜。
2、點刺的強度一般分弱刺激與強刺激兩種。
弱刺激係點刺是最輕微的一種方法,刺後以皮膚不出血為度。對於人體生理機能減弱者,可發生促進作用,也就是“興奮作用”,適用於慢性病和體質衰弱的年老病人;
強刺激係點刺中較強的頻刺激,刺至皮膚微有血跡,由於連續刺激,可以緩解機能之亢進,達到所謂“抑製作用”,適用於急性病或局部病變。
3、手法練習者以食指、中指、拇指緊握針體,在紙墊上反複練習。
練好手法後,才能給病人治療。給病人治療時,要精力集中,運氣手指,眼明手快,在皮膚上一點即起,再點再起,按照應刺的部位,連續點刺下去。
若在大血管附近,可用左手將皮膚捏起,然後右手食指、拇指持針,微斜而迅速地點刺。這種方法也叫“夾持進針法”。
4.點刺療法的線距主要是按線、圈、點來進行。
點刺的線距點刺一般按線、圈、點進行,如四肢、胸腹、腰背可按經絡路線進行,並主要以經絡線上的穴位為點刺點。
關節病、皮膚病,則繞關節周圍進行基本等間距點刺。如四肢末梢疾病,主要點刺指(趾)端穴位,如少商、商陽、中衝、關衝、少澤、少衝等。
如果在同一點刺線上需要重複點刺,必須間隔幾分鍾,並注意點刺部位有否出血和是否消毒。
主要治療病症:
點刺療法有活血消腫、開竅瀉熱、通經活絡的作用,故主要用於急性病的實熱證。但是輕針散刺又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通過局部影響全體,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故又可適用於部分慢性病。
如何選用針?
1、最好選擇的是小四棱針或小三棱針。針長2.5厘米,粗0o12厘米。
2、針柄不要纏任何東西。這樣既可以防止汙物附著,而且消毒也方便,針尖不要太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