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寶寶便秘 內外兩手抓

便秘,顧名思義,是指大便排出障礙的一種症狀。大便性狀發生改變、糞便幹燥堅硬、排便困難、排便頻率發生改變等,都可稱為便秘。
為什麼母乳喂養的寶寶會拉金黃色軟便,排泄次數多,而配方乳喂養的寶寶糞便為暗黃色,氣味臭,且容易便秘呢?
究其原因,要從母乳和配方乳的差別說起。
“母乳是母親送給子代的厚禮”,此話不假。母乳的營養生物效價較一般配方乳高,也就是說,容易被嬰兒吸收利用。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母乳和配方乳的差別。
母乳和配方乳的差別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母乳富含的乳清蛋白、乙型乳糖以及所獨有的低聚糖,能促使乳酸杆菌、雙歧杆菌生長,合成B族維生素。母乳中各大營養素易於消化吸收,使得經消化進入直腸的食物殘渣較其他乳製品更少,腸道內的環境趨於酸性,呈現酸性反應,既刺激腸道蠕動,又能改善腸道發酵過程,促使寶寶排出較軟的大便。
嬰兒的大腦發育未完全,尚未能自主控製排便,一日多次、邊吃邊拉等情況,在母乳喂養兒中也就不足為奇。配方乳,臭味便秘的助推者。
再來看看配方乳。配方乳因含有較高成分蛋白質,吸收沒母乳完全,更多蛋白質經腐敗作用,產生的廢物氣味更接近臭雞蛋味。所以,寶寶在進食配方乳後,放屁更多,糞便氣味更臭。
配方乳中蛋白質以酪蛋白為主,容易形成較大的凝塊而不易被吸收,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水分。
配方乳中礦物質也多,鈉含量為母乳的兩倍,因此配方乳喂養的嬰兒,其血中的鈉較高。腎髒排出蛋白質的代謝物和鈉時,會帶出更多的水分,使大便更幹燥。配方乳中的鈣、磷還易與蛋白質凝塊結合成一種稱為“鈣皂”的硬塊,易使嬰兒大便幹結而難以排出,於是就出現味重、易便秘的現象。
緩解便秘,內外兩手抓
先從飲食入手。母乳糖分高,可以在配方乳中加入糖。對於便秘的配方乳喂養兒,可在每100毫升配方乳中加5-8克蔗糖,使其更利於吸收,軟化大便。4個月以上的寶寶,飲食中應注意添加富含纖維素的菜泥和果泥。益生菌方麵,可讓嬰兒口服雙歧杆菌、乳酸杆菌,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
內服是一方麵,外用和按摩也能助排便一臂之力。
從寶寶左上腹開始,自上而下,順時針或逆時針交替按摩腹部。外用的開塞露或肥皂條,可在飲食控製不好的情況下臨時使用,但不可久用,以免產生依賴。等寶寶長到8個月以上,要注意幫助他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例如晨起時,讓寶寶坐便盆,以和緩的語氣鼓勵寶寶排出大便。如超過10分鍾未解出大便,不必強迫寶寶繼續蹲坐。
多數嬰兒便秘為功能性的,注意到上述方方麵麵,便秘可迎刃而解。少數情況下,早期嬰兒長時間未排大便,可能提示寶寶真出了問題。這時,應盡早就醫,查出病因,方為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