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幹的做法大全

編輯:東方女性2014-04-30 05:08生活
字體:
瀏覽:400次
筍幹

  筍幹食用前必須經過水發。先用溫水浸泡一二天,再用旺火燒煮2小時,然後再用水浸泡兩三天。在水發期間,應每天換水一次,以保持水汪,防止發酸,並使其發足發透。一般500克筍幹漲發率可達2500~3000克,質量好的能發3500~4500克。水發時,注意不能讓飯粒掉在裏麵,以免筍幹發黑。

  (1)肉片炒筍幹

  主料:豬肉(肥瘦)150克,筍幹300克

  調料:大蔥10克,醬油5克,花生油15克,鹽2克,味精2克 麻油、香菜段適量

  特點:

  肉鮮筍脆,幹香有味。

  做法:

  ①筍片用開水焯過撈出,控淨水分;豬肉洗淨切片;蔥洗淨切蔥花。

  ②花生油燒熱,即加入蔥花烹香,加入肉片、醬油煸炒,再加入筍片翻炒,隨加入鹽、味精炒勻炒透淋入香油撒上香菜段即成

  (2)素炒筍幹絲:食用油下鍋加熱,放入漲發好的筍絲炒30秒加鹽、味精、醬油、清水炒勻煮3分鍾即可。

  (3)鯽魚筍幹湯

  原料:鯽魚1條約400克,筍幹200克,蘑菇、薑片、鹽、胡椒粉、蔥花適量。

  做法:

  ①將鯽魚身上抹上鹽和黃酒醃20分鍾;

  ②爆香薑片,將鯽魚的兩片略煎一下(這樣湯容易變白);

  ③加水,放入筍幹和蘑菇,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鍾,起鍋後放鹽、胡椒粉、蔥花。

  (4)幹鍋竹筍五花肉

  材料:五花肉、竹筍、香芹、青蒜、香菜、蔥薑蒜、草果、香葉

  調味料:李錦記豆豉醬、鹽、雞精、白糖、醬油、料酒

  做法:

  ①竹筍泡發後切寸段,香芹、青蒜、香菜切寸段,蔥打結、薑、蒜切片備用

  ②五花肉切小塊後焯水備用

  ③鍋內放油,先下薑、蒜片爆出香味後放入李錦記豆豉醬煸炒出紅油

  ④往做法1中放入五花肉,煸炒至發白,烹入醬油、料酒,再放入白糖與水以及蔥、香葉、草果,燒開後改中小火燉半個小時

  ⑤往做法4中加入腐竹,改大火,快速翻炒,收幹湯汁

  ⑥湯汁收幹後,加入香芹、青蒜和蒜片,煸炒至斷生,加雞精、鹽調味

  ⑦關火,加入香菜炒勻即可

  (5)竹筍蓮子湯

  原料:幹竹筍25克,蓮子50克,嫩絲瓜50克,味精、鹽、高湯各適量。

  做法:

  ①幹竹筍用冷水發好,撈起,去兩頭,洗淨泥沙,切成斜塊,放在冷水中浸泡;蓮子放開水鍋中煮約10分鍾,撈出,待涼剝去蓮衣,用冷水浸泡;絲瓜去皮、去心,切成菱形片。

  ②竹筍、蓮子一起下沸水鍋,煮至八成熟後放入絲瓜片,續煮約2分鍾撈出,放入湯碗內。

  ③將鹽、味精、高湯放另一鍋內,燒沸後衝入碗中即成。

  特色:清熱化痰,補脾強身,尤適用於春季脾虛而有積熱者食用。

  (6)紅油腐乳筍

  材料:泡發好的竹筍,紅油腐乳,糖,料酒,水

  製作過程:

  炒鍋燒熱加少許油,油熱將筍放入翻炒幾下。將一塊豆腐乳用少許水搗散,加入鍋中,再加入少許糖,料酒和水。燒開後蓋上蓋子小火燜燒至筍軟出鍋。

  (7)竹筍冬菇湯

  原料:濕發冬菇約50克,竹筍90克,當歸約10克,油麵筋約320克,素上湯7杯。

  做法:

  ①當歸切薄片;竹筍氽水後切塊;油麵筋氽水過冷河,切3毫米厚片;冬菇去蒂切半。

  ②冬菇、麵筋、三分之一的當歸、將筍片放入煮沸素上湯內,煮30分鍾後撈起瀝幹(揀去當歸),湯留下備用。

  ③取圓碗一個,碗內抹勻花生油,冬菇片排放在碗底兩邊,再放入筍片,倒入少許煮冬菇之湯;另用小碗一個,放入所剩的當歸和半杯水;把兩碗同在蒸籠裏用旺火蒸20分鍾,取出,將圓碗裏的蒸料倒扣在大湯碗中,麵筋鋪放在半邊冬菇麵上。

  ④把煮冬菇之上湯煮沸,加上所蒸的當歸湯調勻,輕輕澆入大湯碗裏即成。

  (8)鯽魚竹筍湯

  原料:鯽魚1條約400克,泡發好的竹筍200克切片,蘑菇、薑片、鹽、胡椒粉、蔥花適量。

  做法:

  ①將鯽魚身上抹上鹽和黃酒醃20分鍾;

  ②爆香薑片,將鯽魚的兩片略煎一下(這樣湯容易變白);

  ③加水,放入竹筍和蘑菇,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鍾,起鍋後放鹽、胡椒粉、蔥花。

  (9)幹貝煸竹筍筍

  原料:竹筍750克,幹貝100克,料酒15克,精鹽1.5克,雞油25克,清湯500克,濕玉米粉10克。

  做法:

  1、將幹貝去筋,用涼水洗淨,放大碗中,用清水浸泡1小時,上屜蒸3小時左右,取出大碗,使幹貝在原湯中泡1小時,撈出,衝洗兩遍,再放入原湯(過細籮除去沙子)中浸泡。

  2、用清水將跑法好的竹筍洗幹淨,切成片,放入開水鍋中氽一遍撈出。坐鍋,注入15克雞油,下入筍片煸炒一下,隨即注入300克清湯,加入精鹽、料酒各少許,再放入發好的幹貝,用微火煮5分鍾左右,撈出,控淨水;將幹貝(不要弄散)平碼在圓盤四周,將竹筍整齊地碼在中央。

  3、鍋中注入200克清湯,上火燒開,兌入少許蒸幹貝的原湯,加入剩餘的精鹽,撇去浮沫,用水將玉米粉調稀,勾成芡汁,淋上雞油,澆在菜上即成。

  (10)竹筍炒豆幹

  材料:竹筍、豆幹、胡蘿卜少許。 製作:竹筍、豆幹切片,胡蘿卜切絲。胡蘿卜絲放入鍋內焯水待用。鍋內放油,爆香蔥末把竹筍、豆幹、胡蘿卜到入鍋內翻炒,加入雞精、鹽、少許白糖調味,大火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11)雞茸竹蓀湯

  原料:雞脯肉

  輔料:水發竹蓀、水發香茹、香菜、胡蘿卜

  調料:鹽、雞蛋清、高湯

  做法:

  ①將雞脯去筋切成條,加工成茸泥,再加鹽、雞蛋清攪勻上勁;

  ②把水發竹蓀剪開切成象眼片,胡蘿卜、香菇分別改刀;

  ③雞肉茸裝盆,上籠蒸3分鍾取出備用;

  ④竹蓀、胡蘿卜、香菇焯水,再用高湯氽一下裝盆,再把蒸好的雞茸浮入湯中即可。

  (12)南乳五花肉燜幹竹筍

  主料:五花肉,幹竹筍。

  調料:南乳(超市有售)、糖、醬油、料酒、蠔油、鹽、雞精。

  製作:

  ①五花肉切片,幹竹筍泡開。放油爆香薑片,然後放五花肉,翻炒至冒油;

  ②等五花肉煎香了後,放四小塊的南乳進去,繼續翻炒,然後放幹竹筍。

  ③放少量糖、醬油、料酒、蠔油,翻炒幾下,然後燜煮十分鍾。放鹽、少量雞精調味,蔥花可放可不放,上菜嘍。

  (13)竹筍蓮子湯

  原料:幹竹筍25克,蓮子50克,嫩絲瓜50克,味精、鹽、高湯各適量。

  製作:

  ①幹竹筍用冷水發好,撈起,去兩頭,洗淨泥沙,切好,放在冷水中浸泡;蓮子放開水鍋中煮約10分鍾,撈出,待涼剝去蓮衣,用冷水浸泡;絲瓜去皮、去心,切成菱形片。

  ②竹筍、蓮子一起下沸水鍋,煮至八成熟後放入絲瓜片,續煮約2分鍾撈出,放入湯碗內。

  ③將鹽、味精、高湯放另一鍋內,燒沸後衝入碗中即成。

  特色:清熱化痰,補脾強身,尤適用於春季脾虛而有積熱者食用。)

  (14)竹筍炒臘肉

  原料:幹竹筍100克、臘肉150g、幹紅椒絲10克、香蔥5克、生薑5克;

  製作:

  ①將幹竹筍泡好切開,臘肉切片,香蔥切花待用;

  ②熱鍋入油,放入幹紅椒絲、生薑炒香,入煙筍、臘肉絲,調入鹽、味精、雞精粉、醬油,淋上香油即可。

  (特點:具有開胃、消食功效。)

  筍幹是新鮮毛筍經煮熟、壓榨、焙幹而成的。其狀扁平,味淡質幹,但食用前經過水發,基本上能恢複原有的鮮嫩程選購筍幹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①看筍節:筍節緊密、紋路淺細;肉厚形寬者,是嫩筍。筍耳30厘米以下者質嫩,過長者質老;筍的基部老根越短越好,去淨的最好;

  ②看筍色:筍幹顏色以琥珀樣的淡棕黃、且有光澤者最佳;色暗黃者為中品;醬褐色者質量較差;有焦色者,是劣質品;

  ③辨幹濕:用手折筍幹,折之即斷、聲脆且響者為幹貨;折斷時無脆聲或折時曲而不斷者為潮貨;

  ④看黴蛀:折斷的筍幹中心如有蟲蛀或黴點,是劣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