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揭秘關於吃雞的種種疑惑
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為你解開關於吃雞的種種疑惑
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屁股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還聚集著無數個淋巴組織,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雞脖子是腺體集中的部位,最好剝下雞皮,去掉肉眼就能看到的小肉疙瘩後再加工。雞皮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容易導致肥胖,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建議肥胖和“三高”人群把雞皮剝下後,單獨用水慢慢熬,熬成雞油後,在餛飩、湯類中放一點,可起到調味效果。雞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吃時也要適可而止。
柴雞比肉雞更有營養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從營養補充來說,柴雞和肉雞的營養差別可以忽略不計。但從風味和口感來講,放養、每天吃菜葉和蟲子、生長周期長的柴雞確實口感更好。但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由於柴雞長時間放養,無法溯源,一旦控製不好,安全風險更大。
速凍雞和現宰雞營養沒有什麼區別
朱毅指出,速凍雞和現宰雞在營養上沒有區別。在禽流感肆虐的當下,人們一定要遠離活禽交易和現場宰殺,避免染上病毒。另外,帶血絲的白斬雞也不要吃。
吃公雞好還是母雞好
楊力表示,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而高血壓患者和癌症患者不適合吃;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者食用。
怎樣烹調雞肉最營養
楊力指出,雞肉肉質細嫩,適合各種烹調。為了保持其低脂肪的優點,最好選擇較為清爽的烹調方式,如白斬雞、清燉雞。相反,香酥雞、辣子雞、炸雞等經過油炸,不僅損失營養成分,熱量也比較高,不利健康。雞湯中加入不同藥材,具有不同的滋補功效。加入生薑,可滋補強精、緩解感冒、提高人體免疫力;加入枸杞能平補陽氣,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長,抵抗嚴寒;加入人參、黨參,可治療脾肺虛弱、氣短心悸,增強造血功能,對畏寒體質有改善作用;加入黃芪,可補氣補虛,增強機體免疫力。
買雞肉時怎麼挑顏色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李興民告訴記者,活雞被宰後,血放出來,肉的顏色就會發白。如果肉質發紅、發黑,這樣的雞不是病雞就是死雞。因此,買雞肉時最好買顏色發白的。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判斷雞肉的好壞。如果雞肉外層微幹,不發黏,用手指壓後立即複原,無異味,則說明雞肉比較新鮮。還可通過看翅膀識別注水雞,如果發現翅膀上有紅針眼,就證明雞肉被注了水。用手捏一捏皮層,如果感到明顯打滑,也可能意味著注過水。
雞肉中是否含有激素
朱毅表示,肉雞品種經過漫長培育期,生長速度很快,完全沒必要額外用激素催熟。另外,如果給雞吃了激素,還會增加它的心血管和肝髒負擔,導致死亡。因此,沒有廠家會給雞喂激素。但即使雞肉裏沒有激素,家長也不能任由孩子吃肉,因為肉類攝入超量,飲食熱量太高,才是孩子肥胖和發生性早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