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加堿會破壞營養嗎 煮粥為什麼不宜放堿
很多家庭在煮粥的時候,習慣放點堿,老人口口相傳的經驗告訴我們,加點堿能讓粥熟得更快,並且更黏稠。其實有些粥加堿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
煮粥為什麼不能放堿
堿是多數維生素的大敵。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等維生素都非常怕堿。在堿性條件下加熱,損失就更為慘重。穀物裏的B族維生素較為豐富,但是在熬粥的時候加了堿,又長時間地熬,往往會把其中的維生素B1和B2趕盡殺絕。其次,豆類(紅豆、綠豆)除了富含B族維生素外,還含有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加免疫力,延緩衰老。若在這些豆粥裏麵加堿,不僅維生素會損失,其中富含的多酚類物質也會改變其結構,從而失去保健作用。此外,加堿還會加強澱粉的糊化作用,讓血糖升高更快,對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製血糖的人群不利。最後,煮粥加堿的量往往不好控製,如果堿加多了,粥還會有堿味和滑溜感,破壞了穀物天然的香味。
缺乏維生素B1、B2的表現
維生素B1、B2是人們極易缺乏的維生素,它們在中性和酸性環境中對熱較穩定,而在堿性溶液中對熱極不穩定,如在PH>7的環境(即堿性環境)加熱,能使大部分或全部維生素B1受到破壞,失去活性。同時堿性環境會影響人體對無機鹽的吸收和利用,不但會使人們患腳氣病和便秘,而且因為維生素B1被稱為精神營養素,對神經組織及精神狀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不足時還會產生疲倦、健忘、焦慮不安等症狀,所以,煮白米粥時一定不要加堿。
如何讓粥既黏稠又營養呢?
煮粥除了放堿以外,還有不少的方法:比如可以放一小把糯米或者一勺燕麥,都可以增加黏稠度。這樣做,不僅不損失營養,還能更好地享受天然穀物的清香。還可用高壓鍋,把米投進滾水中再高壓煮,也能讓粥更黏稠。
煮玉米類食物可適量加堿
但有一種情況除外,即在煮玉米查粥、玉米糊、製作窩窩頭等玉米製品時,宜添加少量堿。這是因為玉米裏含有的煙酸很高,但是有63%~74%是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結合型煙酸,長期食用這種玉米食品可能發生煙酸缺乏症———糙皮病:皮炎、腹瀉和癡呆。初期症狀包括慵懶無力、食欲不振、唇部幹裂、舌頭紅腫疼痛等。如病情持續發展,會使在日光下的皮膚發生皮炎,臉部、手腳皮膚將出現發紅、長水泡、脫皮、褐色素沉澱、粗糙及生皺紋等症狀。為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是在玉米食品中加點堿,即在煮玉米查粥、玉米麵糊糊、做窩頭時,適量放些堿。這樣就可以使玉米中的結合型煙酸釋放出來,變成遊離型煙酸,加堿的玉米食品一般煙酸釋放率可達37%~43%,並且還能保存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對營養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