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趙文卓甄子丹事件過程 細數與甄子丹交惡的明星(4)

在甄子丹的身上不難看出李小龍的影子。被偶像李小龍所激勵,甄子丹不但廣泛涉獵了多種不同風格的搏擊,同時也創立了自身獨特的武術體係,在銀幕上的表現就是對不同風格的功夫進行組合和同化。
甄子丹對於很多“飛來飛去”的功夫電影很反感,“自從《臥虎藏龍》之後,中國的功夫片就在走下坡路,幾乎所有的大片都有功夫成分,以至於到後來連老外都不買賬,跟我說‘你們又飛了,老是飛來飛去’,我聽了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所以甄子丹這幾年雖然全身傷痕累累,但是對自己的要求卻越來越高。

甄子丹要求演員用肉體達到他的武術要求,這很難,但是卻很受觀眾歡迎。因為電腦特技能讓Twins一蹦躥上房,卻不可能讓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丫頭有大家的風範。而《臥虎藏龍》、《英雄》等電影嚴格來說,不是武術,而是舞蹈,是中國武術經過長時間神化後加上舞蹈的一種表演,和《天女散花》、《飛天》等舞蹈沒太大區別。
作為中國的功夫巨星,成龍和李連傑經常被排到甄子丹前邊,這對於很多喜歡甄子丹的觀眾來講,是無法接受的。因為,甄子丹和成龍、李連傑完全不是同一風格類型。如果劃分嚴格的話,喜歡甄子丹的觀眾和喜歡成龍、李連傑的觀眾不完全是一類人。
甄子丹可以稱得上是武術家,因為功夫在他身上得到的體現是第一位的。而成龍則被定義為“表演型武術家”,他的功夫來源於京劇,練的是身段,打的是架勢。至於李連傑,則是“武術型表演家”,他身上更多的是大師的風範,黃飛鴻演多了,基本被定義為正義的化身。

甄子丹在海內外的排名一直在李連傑、成龍之後,但這不是說甄子丹不夠大紅大紫,相反,喜歡甄子丹的是一群真正懂得武術,或者說懂得功夫片的觀眾。但是,他們畢竟不是大眾。大眾需要的是能夠把“武”傳播開來的表演者,在這一點上,成龍和李連傑都要超過甄子丹——因為,他們善於表演。
甄子丹需要時間,他在做一項很龐大的工程,目標就是把全世界廣大的功夫片“粉絲”從飛天遁地的“超能力”當中拉回來,並告訴他們什麼是真正的武術。

李小龍甄子丹李連傑成龍的十八般武藝
有人笑談,說李小龍要是沒死,如果成龍、李連傑、甄子丹哥仨差不多大,這四個人要是擱一塊打起來,誰的贏麵大一些?這樣想想,確實有點意思。不過這事兒有錢也幹不成了,後邊那哥仨湊一塊還有可能,前邊那位要是來了就成《聊齋》了。
書歸正傳。假比方,說這四個人真要是碰上的話,估計李小龍穩拿第一,甄子丹第二,李連傑第三,成龍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