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趙文卓甄子丹事件過程 細數與甄子丹交惡的明星(5)

編輯:東方女性2016-05-11 09:58明星八卦
字體:
瀏覽:495次
文章簡介:甄子丹、李小龍、李連傑、成龍等是中國功夫的代表,他們完美的詮釋了中國功夫的魅力所在,從國內到海外,說起中國功夫,無一不會聯想到這幾個人,名聲越大,受到的關注度也越高,甄子丹與趙文卓之間的恩怨,想必大家都還不是很清楚,下麵小編為大家一一解開謎底。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裏說的是實戰,與為電影事業做出的貢獻無關。

  中國的武術講究內外功法。李小龍以身體作為實驗對象,研究柔韌性、肌肉力量極限,加上他的哲學悟性,可以說是由外家入內家的典型。他的“鐵拳”和“十隻鋼指”,是典型的外家力量型訓練方式造就的結果。而他從詠春拳法開發出來的重達350磅的“寸拳”,又完全顛覆了一般意義上外家高手的發力方式。可以說李小龍很早就自行悟到了外家與內家的聯係,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想必以後一定有和民間高手接觸、交流內家理念的機會,那樣他在內家的路子上將走得更遠。

  甄子丹的功夫是打出來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小時候的街頭格鬥為他增加了很多實戰經驗。在當前的功夫片演員中,他算得上是外家拳的高手,而他的淩空三腿則是正兒八經的真功夫,現在能踢出這樣淩厲腿法的演員可謂絕無僅有。在《殺破狼》裏,甄子丹與吳京的拚鬥,達到了其他演員無法企及的高度,動作做到這種速度還能把持得住、不失手,這和實戰基礎是分不開的。在目前的功夫片演員中,甄子丹的片酬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在觀眾心目中無疑是以真打見長的。

  李連傑是北京武術隊出身,是練套路的出身,這一點在當年的《少林寺》中就能看出來。當年的中國武術套路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傳統武術,而是一種專業訓練用的武術操。而李連傑的發展靠的並不是武藝上的優勢。有人說成龍要是拍個電影,能打上一小時二十九分鍾,然後講上一分鍾的大道理。而李連傑不用,他一出場,那張臉就告訴大家——正義必勝。如果比武是點到即止的話,李連傑恐怕能在招式上贏上一招半式;真要是撕破臉打起來,李連傑得顧及大師形象,勝負難說。

  成龍大哥為什麼能夠這麼紅?原因之一就是他把全新的喜劇武術傳到了美國。這是他的專利,他把武術與現實生活結合到了一起,集幽默搞笑和無法仿效的高難度動作於一身。他的可貴之處在於真實,在於無法複製。

  但是,請注意,大哥的功夫底子來自於京劇,戲班子的底子沒法和街邊真刀真槍的徒手格鬥相比。但是大哥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會好多好多套拳,但都打不全。”這無疑給了他不按常理出牌的優勢,在招式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甄子丹的招牌絕學

  腳法淩空三腳

  甄子丹的腳法可以說是他最擅長的絕技,力道迅猛,仿佛從任何角度都能輕鬆自如地施展出來,而出腳的速度,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在電影《鐵猴子》中,甄子丹使出了堪稱絕技的淩空三腳,成為銀幕上最令人驚歎的動作場麵。

  長兵器束布成棍

  《男兒當自強》當中的“束布成棍”是此類橋斷當中處理得最好的一個,軟布到了甄子丹手裏竟可將木棍打飛,硬不可擋。李連傑、甄子丹這兩位北京武術隊的隊友,一位使少林棍法,一位使四門棍法,硬生生地將此片打成了動作片經典。

  軟兵器九節鞭

  九節鞭是一種異常凶猛的軟兵器,有著靈活多變、可收可放的特點,多以掄掃、纏繞、撩掛及各種技法來製敵。甄子丹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這種武器做了一點改良,將前麵的槍頭換成了一隻毛筆,這樣雖然殺傷力銳減,但卻有著意想不到的戲劇效果。

  拳法詠春拳

  詠春拳是甄子丹花9個月時間新學的一種拳法。詠春拳的長處在於貼身近攻,拳快而防守緊密,攻守兼備並且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小,可以用最小的力量發揮出最好的攻擊效果。《葉問》中,甄子丹把詠春拳的剛猛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我們卻感覺不到暴力,因為甄子丹對“武”的領悟正在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