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愛情王長貴是怎麼死的 揭王長貴真正 死因(2)
但打人事件一出,讓王小寶在網友心中的形象“幻滅”不少,連帶著師父趙本山也被“牽連”。不少網友直言這是“給趙本山丟人了”,但仍有不少人對本山大叔頗為心疼,稱“大叔現在夠累的了,別殃及池魚。況且現在誰是誰非還不一定呢。”值得一提的是,王小寶在趙本山的弟子中排名第五,按理來說應該備受器重。但趙本山卻曾在節目中對王小寶表現非常不滿,甚至說要將他趕走。有說法稱,近年來兩人關係才又漸漸回暖。
王小寶,出生於1964年,遼寧錦州黑山縣人,二人轉演員,曾在趙本山舉辦的2001“東三省本山杯二人轉大賽”上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趙本山首批徒弟。因出演《劉老根》(扮演大奎)、《鄉村愛情》(扮演王長貴)等角色被觀眾熟知。(本山十大高徒之一)。
王小寶早年經曆
王小寶出生於黑山縣八道壕鄉望北樓村,祖上都是農民,兒時能接觸的惟一娛樂形式就是大秧歌,隻要有秧歌表演,王小寶不管多遠都要去看。他說:“我喜歡大秧歌的喜興和熱烈。”王小寶說與二人轉結緣完全是因為自己當時的身體條件。
小的時候王小寶有哮喘病,每年都要發作一兩次,犯病時覺都不能睡,不停地喘。弄得睡在隔壁的兩個姐姐都無法入睡。王小寶的媽媽看他身體不好,長大肯定幹不了農活,就想給他找條出路。我自小喜愛音樂,是班裏的文藝委員。上初中時農村時興唱流行歌曲,跳搖擺舞,我一唱就是大半夜,晚上回家時還要唱一路。當時村裏人給我起個外號叫“吵夜郎”。我媽想孩子反正愛唱,就讓他去唱二人轉吧。
接觸二人轉
王小寶表舅張樹義、張樹春都是帶二人轉小班的。高中畢業時,我媽就跟我表舅商量,讓他們帶我出去,看我幹這行行不行,表舅看我身子骨幹農活確實不行,就同意帶我出去。當我媽對我說,你舅又要“起班”了,你跟著去吧,我覺得特別突然,這之前我媽一點都沒對我說起過,但我也沒反對。第二天我就跟著表舅的小班走了。
我們去的第一站是台安,到了那兒後,一進屋,隻見一個老藝人在炕上盤腿大坐,派頭特別足,我表舅對她說,這孩子想跟你學二人轉。那位老藝人見我的臉長得又黑又長,根本不搭理我,更不用說收我當徒弟了。我舅看人家沒有收我的意思,就對我說,那就先跟著走吧。在小班我幫著幹些掃地打水的雜活。開戲時我就站在旁邊看。一個月後,他們會唱的戲我全學會了。
當時不但住的條件差,吃的也不好,掛麵拌醬油是經常的。我真有點熬不住了。長這麼大我從未受過這樣的罪。我想回家,又怕回家後沒法跟父母交待。我舅見我灰心了,就勸我,說他當初比我還苦,這點苦都受不了,你將來還有什麼出息。沒辦法我隻好留下來。
提起那段學徒的日子,王小寶的眼中布滿了辛酸。民間戲班子一般都要邊走邊演,哪兒要看戲就到哪兒演,也被稱為“走班”。小寶說那可真是名副其實的“走”,連車和馬都沒有,不論多遠都要靠一雙腳,而剛剛入門的他還得背著很多行李。演出後,師傅們吃飯,他還得端茶倒水,常常是連飯都吃不飽。不過就是在這一個月的艱苦生活中,王小寶卻把二人轉的全部調門都學會了,而且已經能上台演出了,速度之快可算是一個奇跡。
一個月後,王小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可是卻迎麵被潑來一盆冷水。小寶在家裏是老兒子,哥哥王寶力和姐姐王玉坤聽說他要去唱戲全都不同意,但是小寶唱戲的決心卻沒被動搖,很快他就能自己掙錢了。當時,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進黑山縣劇團,作一名專業演員,可是第一次卻沒有考上。
即使這樣,王小寶也沒有放棄這門藝術,而且越唱越好,兩年後,王小寶在當地已經是個“腕”了,這樣黑山縣劇團又主動找到了他把他請進了劇團,圓上了他的第一個夢。
二人轉走班就是走,鑼鼓和隨身帶的衣服都得背著,我一個人背兩個兜,腰上還要挎個鼓。有時從早走到晚也沒地方唱,就跟人商量,不給錢也行,供飯就唱。有時運氣好了也能被留下唱一個星期,有時實在沒地方唱了,就找塊空地把鑼鼓敲上一陣,也能招來一些人。
“走班”一年兩回,臘月、正月和掛鋤。過了幾個月又要“走班”了,我媽還讓我舅帶我去。我舅對我說:“上次沒同意收你的那個老師同意收你了。”我聽了特別高興,師傅叫陳慶蓮,是“上裝”,遼中人,一直唱大軸,以苦戲見長,身段也好。我們這次是到台安桓洞鄉演出。有個雨天,吃完晚飯後,我舅讓我給陳慶蓮唱一段。聽完後她說:“你想跟我學戲,你有什麼本事呀!”我在家看林場時,跟別人學過少林十八法,我就地給陳老師打了一套拳,見我手腳利索,動作麻利,再加上我舅在一旁說情,陳老師答應收我為徒。磕頭後老師給了我一段戲《小拜年》,把詞寫給我,讓我自己用調套詞,唱的不對了老師就糾正。《小拜年》有二百多句唱詞,老師睡一覺的工夫我就背下來了。老師見我還算聰明,從心裏承認了我這個學生。